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子宫疾病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促排卵周期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治疗“通元针法”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8-08-17
“通元针法”改善枸橼酸氯米芬促排卵周期妊娠结局的回顾性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 生 育能力下降所引发的家庭和社会问题逐渐凸现出来。 如今,不孕症患病率高达 10%~15%,且呈逐年上升 趋势,其中排卵障碍是最常见的致病原因之一,约占 25%~50% [1] ,而诱发排卵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枸 橼酸氯米芬 [2 - 3] (clomiphene,CC)作为临床运用最广 泛的一线促排卵药物,在提高排卵率方面取得了肯定 的疗效,但其属雌激素拮抗剂,可引起子宫内膜和囊 胚发育不同步而出现“高排低孕”现象。近年来,越 来越多医家肯定了针刺联合 CC 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 的临床疗效 [4 - 6] ,在保留 CC 高效促进卵泡发育作用的 同时,通过针刺调整性腺轴功能,弥补 CC 抗雌激素 样作用,提高妊娠率。广州中医药大学赖新生教授根 据 40 余年的临床经验,创立了赖氏“通元针法” ,其 团队的前期临床研究 [7 - 8] 已证实“通元针法”在不孕症 治疗中的有效性。现将近年来“通元针法”应用于 CC 促排卵周期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与单用 CC 促排卵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 探究通元针法 在 CC 促排卵周期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针灸科、 妇科门诊就诊的CC促排卵的患者, 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临 床研究号: ZYYECK[2017]047) , 36 例患者均经三甲医 院诊断为排卵障碍性不孕, 有相关基础体温表、 性激素 检测、超声检查等资料可查。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 36 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通元针法 联合 CC 组(20 例)和 CC 组(16 例) ,两组患者的年 龄、不孕年限、基础性激素(卵泡雌激素(TSH) 、黄 体生成素(LH) 、雌二醇(E 2 ) 、睾酮(T) )水平等一 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 ,具有 可比性,详见表 1、表 2。

1.2 诊断标准

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第 7 版 《妇产科学》 [9] 不孕 症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0] 有关排卵功 能障碍的诊断标准。性生活正常,排除男方因素, 未避孕 1 年而未妊娠者: ①基础体温记录连续 3 个月 以上呈单相或双相,但高温期不典型或高温期持续< 12 d;②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无周期性变化;③宫 颈黏液结晶检查无椭圆体出现; ④月经前 6 天子宫内 膜检查无典型分泌期变化,或经前期子宫内膜呈分 泌期变化,但与正常月经周期的反应日期相差 2 d 以上; ⑤B 超提示无排卵征象或黄体期 B 超显像见黄 体表现而不孕;⑥血、尿孕酮水平低于黄体期水平。 符合 2 项即可诊断为排卵障碍。

1.3 纳入标准

符合排卵障碍性不孕诊断标准; 年龄 20~40 岁, 确诊排卵障碍性不孕 6 年之内;双侧输卵管通畅;按 研究治疗方法用药、针刺治疗,并且资料完整。

1.4 排除标准

因输卵管、子宫、生殖道畸形、免疫等其他因素 导致的不孕;合并有内、外科严重原发性或继发性疾 病;配偶为男性不育症患者;肾上腺、甲状腺分泌功 能异常; 同时接受多项其他治疗或者未按本研究治疗 方法用药、针刺;近期采用同类药物或联合中药、艾 灸、 耳穴贴压等其他治疗致疗效难以判断或资料不全 等影响疗效判断者。



2 治疗方法

2.1 CC 组

于黄体酮撤退性出血或月经周期第 5 天开始口 服 CC(枸橼酸氯米芬片, 《进口药品注册证》证号: H 20040352,规格:50 mg/片)50 mg,每日 1 次, 连续服用 5 d。当 B 超监测卵泡直径达 18 mm 时, 当日行肌内注射 HCG (注射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 国药准字 H 44020672, 规格: 5000 U/支)10 000 U,并指导 24~48 h 内同房。

2.2 通元针法联合 CC 组

枸橼酸氯米芬用法同 CC 组,于黄体酮撤退性 出血或月经周期第 5 天开始施行“通元针法” ,隔日 1 次,月经来潮或治疗期间妊娠则停止治疗。 “通元 针法” [8] 取穴:A 组:天枢、气海、关元、归来、 百会、印堂、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太冲;B 组:心俞、膈俞、肾俞、志室、次髎、膀 胱俞、百会、三阴交、太溪。操作:针刺前嘱患者 排空小便,针刺 A 组穴位时患者采取仰卧位,针刺 B 组穴位时患者采取俯卧位,两组穴位隔次交替针 刺。采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找准穴位后,75%乙 醇皮肤常规消毒,针刺时以飞针针法进针,刺手示 指、拇指指尖夹持针柄,进针时刺手的拇指内收、 示指相应外展,通过腕臂力带动腕指力将针弹刺入 穴位,力贯针尖,针随手出。百会、印堂选取0.30 mm× 25 mm 针灸针平刺 15 mm,其中百会向后平刺,印 堂向鼻根方向平刺;天枢、气海、关元、归来、肾 俞、膀胱俞、次髎、曲池、三阴交选取 0.30 mm× 40 mm 针灸针直刺 25 mm;合谷、太溪、太冲选取 0.30 mm×25 mm 针灸针直刺 15 mm;心俞、膈俞、 志室选取 0.30 mm×25 mm 针灸针向脊柱方向呈 45°角斜刺 10 mm。天枢、气海、关元、肾俞、次 髎、足三里均行捻转补法,余穴行平补平泻法,行 相应手法后留针 30 min,出针时手法须轻柔。 两组患者均治疗 2 个月经周期,妊娠则停止 治疗。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1)妊娠情况:治疗过程中,监测到排卵后的 第 14 天, 月经仍未来潮则检测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 激素(β -HCG)水平,超过 10 U/L 则为生化妊娠。 排卵后 28 天经阴道超声检测提示宫腔内孕囊及原始 心管搏动者为临床妊娠,计算临床妊娠率。

(2)子宫内膜厚度和卵泡发育情况:治疗开始 后的每个月经周期,分别于患者月经第 10、12、14 天 经阴道 B 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及卵泡发育情况,根 据卵泡直径调整监测时间,直至排卵。B 超检测到 排卵现象记录为有排卵,以排卵前一次的子宫内膜 厚度和卵泡最大直径为准,否则记录为无排卵,以 有记录的最后一次 B 超检测数值为准,并计算周期 排卵率。 (3)安全性评价:书面记录受试者出现的不良 事件。

3.2 统计学处理

资料收集和整理后建立数据库,采用 Excel 和 Stata 1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 s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采用 χ 2 检验, 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1)两组患者妊娠率比较 通元针法联合 CC 组妊娠率为 75.0%,高于 CC 组的 37.5%( P <0.05) ,提示通元针法能提高 CC 促 排卵周期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妊娠率,见表 3。

表 3 两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妊娠率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妊娠例数 未妊娠例数 妊娠率/%
通元针法联合 CC 组 20 15 5 75.0 1)
CC 组 16 6 10 37.5
注:与 CC 组妊娠率比较, 1) P <0.05。

(2)两组患者治疗后周期排卵率比较 通元针法联合CC组在第1个月经周期观察20例, 在第 2 个月经周期观察 7 例,共观察 27 个周期;CC 组第 1 个月经周期观察 16 例,在第 2 个月经周期观察 11 例,共观察 27 个周期。通元针法联合 CC 组周期排 卵率与 CC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提 示两组改善患者排卵率方面疗效相当,见表 4。

(3)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卵泡最大 直径比较 治疗后,通元针法联合 CC 组子宫内膜厚度及

表 4 两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治疗后周期排卵率比较
组别 例数 观察周期/个 排卵周期/个 排卵率/% 通元针法联合
CC 组 20 27 19 70.4
CC 组 16 27 19 70.4
注:周期排卵率=排卵周期数/观察周期×100%。
卵泡最大直径均明显优于 C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均 P <0.05) ,提示通元针法能改善 CC 促排卵 周期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卵泡质量及子宫内膜容 受性,见表 5。

表 5 两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和卵泡
最大直径比较 (mm, x s  ) 组别 例数 观察周期/个 卵泡最大直径 子宫内膜厚度 通元针法联合
CC 组 20 27 20.88±6.95 1) 9.35±2.67 1)
CC 组 16 27 14.74±4.94 7.07±2.23
注:与 CC 组同指标比较, 1) P <0.05。

(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CC 组 3 例患者出现胃胀、胃痛、腹胀、恶心等 不良反应,通元针法联合 CC 组未出现药物不良反 应。 通元针法联合 CC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 CC 组 ( P <0.05) , 表明针刺可以减轻因服用药物所产生的 消化系统等方面的不良反应,见表 6。

表 6 两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不良反应 例数 无不良反应 例数 不良反应 发生率/%
通元针法联合 CC 组 20 0 20 0 1)
CC 组 16 3 13 18.8
注:与 CC 组比较, 1) P <0.05。

4 讨论

排卵障碍性不孕属中医“月经不调” “闭经” “崩 漏” “无子”等范畴,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 “肾 气盛……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 故有子” ,正常排卵依靠于完整的肾-天癸-冲任-胞 宫生殖轴的调节功能 [11] 。 《圣济总录》指出“妇人所 以无子者,冲任不足,肾气虚寒也” ,不孕症多因肾 气不足、冲任气血失调所致。

赖新生教授临证数十年,从实践中认识到,针灸 之要在于调神,调神之机在于通元。 “通元针法”是 赖老立于阴阳学说的针灸循经取穴方法, 重点以督脉 为主的头部及背部膀胱经五脏背俞穴以贯脊入脑而 通督调神,调节五脏气血功能,以任脉为主的六腑腹 部募穴,以司导周身上下阴阳气机而引气归元,改善 生殖功能,配合五输穴,参以补泻手法。背俞所治为 阳病,腹募所治为阴病,二者兼而取穴则阴阳二气贯 通归元,谓通元法,乃以平为期的针灸理论体系 [8] 。

“通元针法” [7 - 8] 俯卧位取背俞穴, 以心俞、 膈俞 (四 花)为通督调神要穴,根据功能失调的脏腑及五脏背 俞分治五脏理论选肾俞、肝俞、脾俞及命门、次髎等 穴, 临床中还可配合膀胱经第 2 侧线中五神藏的神魂 魄意志加强疗效;仰卧位取腹募穴,以天枢为引导阴 阳之气的主穴,辅以气海、关元、归来等穴;四肢部 取内关、神门、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 头部取印堂、 百会、 四神聪, 根据具体病症辨证加减, 背俞及腹募交替针灸。通过督脉、任脉连接于肾,促 进天癸趋向成熟, 并使任、 冲二脉相通, 作用于胞宫, 从而恢复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功能,使月事以时 下,故有子。

排卵障碍性不孕 [12 - 13] 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下丘脑- 垂体-卵巢轴及卵巢旁/自分泌系统调节机制紊乱, 致 使卵泡发育停滞或闭锁、未成熟卵泡排卵,或卵子排 出障碍,以及黄体功能不全从而影响受孕。现代研 究 [14] 发现,针刺可通过刺激多巴胺系统调节性腺轴 功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但单纯针刺促卵泡发育 相对缓慢,疗程较长,患者求子心切,难以坚持。目 前临床上促排卵治疗首选克罗米芬 [15 - 16] , 从受体水平 干扰内源性雌激素的反馈作用, 增加促性腺激素的释 放,加快卵泡生长速度,增加成熟卵泡发育数量,本 研究发现 CC 排卵率可高达 70.4%,但 CC 的抗雌激 素效应使宫颈黏液变稠,不利于精子前向运动,也容 易影响卵子和胚胎质量, 使子宫内膜 DNA 合成受阻, 影响子宫内膜发育,同时可弱化黄体功能,影响受精 卵着床, 最终导致低临床妊娠率 [17] , 本研究中 CC 组 妊娠率为 37.5%, 且存在药物抵抗及一系列胃肠道等 不良作用,故限制了其临床疗效的发挥。正常发育的 成熟卵泡及子宫内膜厚度是受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 一 [18] ,本研究在应用 CC 的基础上加用“通元针法” 治疗,结果显示在子宫内膜厚度、卵泡最大直径及妊 娠率方面,通元针法联合 CC 组均优于 CC 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说明“通元针 法”在 CC 高效促排卵的基础上,可以弥补 CC 抗雌 激素样作用, 安全有效地调整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 性腺轴,改善卵泡质量及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内膜 与囊胚发育同步化,进而提高妊娠率。通元针法联合 CC 组在周期排卵率方面与 CC 组相当。故“通元针 法” 作为一项经济、 安全、 有效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 在生殖医学界中值得推广应用 [19] 。

本研究结果表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 孕,可以发挥各种治疗手段的优势起协同作用,为快 速安全地促排卵发育、提高临床妊娠率探索新的途 径。同时,本回顾性研究为进一步设计前瞻性临床随 机对照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证据, 为规范化研究针刺治 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方案设计提供指导意义, 以期更 深入规范严谨的临床研究对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 孕症有更全面的认识。

来源:中国针灸 作者:郑淑珍 李月梅 罗蛟龙 周晨 郭裕霞 黎翠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