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便秘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功能性便秘临床上运用浮针疗法治疗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8-06-29
浮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 FC)是 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多因素导致的胃肠 功能性异常,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排便困难、 排便不尽 感,或出现便次减少(除外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 一般 是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壮年 [1] 。 近年来随着中国 人生活节奏的加快,长期久坐等不良姿势,再加上饮食 结构改变以及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功能性便秘的发 病率呈上升趋势 [2] 。长期便秘不仅可以引起痔疮、诱 发心脑血管疾病及增加肠癌患病风险,还能够使患者 产生烦躁、抑郁以及焦虑等不良情绪。在临床上找到 一种简便高效的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在临床上运用浮针疗法治疗 FS,现报道如下。

功能性便秘临床上运用浮针疗法治疗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杭州市中医院、 杭州市大关上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杭州市文晖 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的 FS 患者,按随机卡法 1:1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中男 11 例,女 19 例;平均年龄(57±6)岁;平均病程为 (14.39±7.35)个月;治疗组中男 13 例,女 17 例;平均 年龄(59±7)岁;平均病程为(14.82±7.34)个月。 两组 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 照 2006 年 颁 布 的 FGIDs(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诊断标准,即FS的国际 标准,罗马Ⅲ诊断标准 [3] 。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者;②年龄为 40~75 岁 者。

1.4 排除标准

①肠易激综合征(IBS);②其他经影像学检查确认 由直肠、结肠器质性病变所致肠道狭窄引起便秘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浮针疗法 [4] 。 采用直立前屈试验,视线与腰部 平行,找出较高侧腰肌,在较高侧竖脊肌和对侧的腹肌 上 找 肌 筋 膜触 发 点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MTrP),可扪及局限性紧硬、条索、结节状点。在 MTrP 上部 3~5 cm 处碘伏局部消毒,用浮针进针器进针,针 尖指向 MTrP,以拇指为支点左右扫散,同时嘱患者鼓 腹、下肢配合屈伸抗阻等活动,至局部结节、条索、紧 张感改善或消失为止。 然后拔出针芯,把软套管留于皮 下,胶布固定 5 h 后拔出。前 3 d 每日 1 次,后隔日 1 次,治疗 4 周。

2.2 对照组

采用针刺治疗,取穴为中脘、下脘、气海、关元、 天枢(双)、大横(双)、大巨(双)。穴位局部常规消毒, 用 0.25 mm×40 mm 毫针快速刺入所选穴位,得气后, 留针 30 min。每周治疗 5 d,共治疗 20 次。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便秘评级法拟 定 [5] 。详见表 1。

表 1 临床便秘症状评分标准
项目 便秘症状 分数
排便次数
1~2 d 排便 1 次 0
2~3 d 排便 1 次 1
3~4 d 排便 1 次 2
4 d 或以上排便 1 次 3
粪便形态
便质软润 0
便质先干后软 1
便质干硬 2
便质干结如羊粪或带血 3
排便费力
不费力 0
排便时轻微用力就能排出 1
排便时需要用大力帮助 2
排便时需要用大力帮助排出亦困
难,需要外力才能排出 3

3.2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6] 制 定。 痊愈:大便正常,或恢复至病前水平,每周排便>3 次,其他症状全部消失。

显效:便秘明显改善,间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或 大便稍干而排便间隔时间<72 h,其他症状大部分消 失。

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 1 d,或便质干结改善,其 他症状均有好转。

无效:便秘及其他症状均无改善。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5.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 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 验;等级资料采用 Ridit 分析。检验水平为=0.05。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 Ridit 分析, u =3.0730,P =0.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浮针组) 疗效优于对照组(针刺组)。详见表 2。

表 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率/%
治疗组 30 13(43.3) 9(30.0)5(16.7) 3(10.0) 90.0
对照组 30 9(30.0) 10(33.3)6(20.0) 5(16.7) 83.3

3.4.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便秘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临床便秘症状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 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后 临床便秘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两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P <0.05)。详见表 3。

表 3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便秘症状评分比较 ( x ± s ,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
治疗组 30 7.46±3.45 2.86±1.23 1)2) 4.43±1.32 2)
对照组 30 7.17±3.31 4.28±1.68 1) 2.76±0.55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1) P <0.05;与对照组比较 2) P <0.05

3.5 不良反应

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有 2 例出现浮针部位皮下瘀紫, 予局部按压及热敷后消失。 对照组多有针孔出血现象, 局部按压后无不良反应。

4 讨论

便秘之症首见于《黄帝内经》,但那时称之为“后 不利” “大便难”等。当时医家已经注意到便秘的程度 变化,但此时还只是对便秘症状的描述,并未作为独立 疾病进行记载。直到民国时期《中华医学杂志》首提 便秘一词,并被后世沿用至今。

《内经》最早提出便秘的发生与五脏六腑均有关 系;《中医内科学》 [7] 认为便秘的病位在大肠,但与五 脏亦相关。肺主肃降,与大肠相表里,肺宣发肃降功能 失常,而成便秘。脾失健运,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形成 便秘。肝主疏泄,若肝郁气滞,则腑气不通,气滞不行, 而成便秘。肾开窍于二阴,肾主二便,肾虚阴寒凝结, 而成便秘。 所以便秘与五脏都有关系,五脏之间相互作 用都与经络有关。 经络联络脏腑组织,经络也可以作用 于脏腑,影响脏腑的功能,治疗脏腑失调。临床和动物 研究已经证明了针刺治疗 FS 的有效性 [8-13] 。任亚东 [14] 分两组穴位治疗 FS,第一组仰卧位取支沟、天枢、气 海、足三里、上巨虚,第二组俯卧位取脾俞、肾俞、大 肠俞、次髎,经过 20 次治疗后疗效显著。高纺等 [15] 研 究针刺干预便秘模型小鼠肠运动,取小鼠天枢、足三 里、支沟等穴位,结果提示针刺使小鼠排便时间缩短, 对小鼠结肠肌电有影响。

浮针疗法是在浅刺、腕踝针等传统针灸基础上进 一步发展而来,针具新颖,还具有操作简单、无明显疼 痛、无不良反应、治疗次数少、取效快捷的特点 [16-17] 。 近几年浮针更加快速发展,其不仅对软组织疾患有明 确疗效,而且对一些内科杂病亦有很好的疗效 [18-19] 。

本研究采用浮针疗法治疗功能型便秘,患者治疗 后在排便间隔时间、粪便性质、排便费力方面均有明 显改善,说明浮针疗法能全面改善患者症状;治疗组总 有效率达90.0%,提示浮针治疗FC疗效确切,较对照组 优势明显。

浮针疗法取点的依据为肌筋膜触发点,而不是依 据传统的穴位,但是所选取的肌筋膜触发点跟传统穴 位很多有重叠的地方。浮针疗法是在皮下疏松结缔组 织层进针,不用像传统针刺一样以求得气,无得气感, 无疼痛无酸胀麻木等感觉,进行皮下扫散,即时效果和 远期效果都非常好 [20-21] 。也有很多学者对浮针疗法的 机理做了一定的研究。王军等 [22-24] 认为浮针疗法起效 可能通过人体内新的功能系统——支持储备及自体监 控系统(又可称为筋膜系统或经络系统)发挥作用。中 医学理论认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 内外、 贯穿上下的径路,而人体的结缔组织同样也内而 脏腑、 外而皮肤,联络内外、 交通上下形成一个完整的 支架。经络和筋膜系统存在极大相似性。具有一定体 量的浮针刺入皮下结缔组织,并进行扫散动作,会牵 拉、 挤压刺激筋膜系统,导致筋膜系统的物理结构改变, 从而产生生物电,改变细胞的离子通道,造成微循环、 基膜通透性、 通道开闭、 信号转导等一系列改变,达到 快速止痛,治疗内科疾病的目的 [25-27] 。

浮针疗法是近年来得到临床肯定的一种疗法,通 过对 FS 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表明浮针疗法治疗 FS 疗效确切,且起效快,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 究。

来源:上海针灸杂志 作者:王翀敏 赵峰 张磊
Tag标签: 便秘(55)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