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胃肠疾病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术后胃瘫 针刺取穴腹部振颤闪罐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8-09-24
术后胃瘫验案

患者女, 31 岁。主因间断性上腹部疼痛 5 个 月, 于 2013 年 3 月 10 日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 医院外科住院治疗。经北京协和医院某教授会诊初 步诊断为: 胰管扩张、 胰管占位、 胆囊腺肌症, 胆囊导 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可能性大, 并建议手术治疗。 3 月 14 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胰头切除、 十二指肠阶段 性切除、 胆囊切除术。3 月 20 日行上消化道造影检 查发现胃蠕动差, 造影剂不能通过吻合口, 考虑胃 瘫。

4 月 7 日, 在行肠外营养、 中药灌肠及给予促胃 肠动力药等常规治疗后, 胃瘫症状不能缓解, 遂邀本 科会诊。刻诊: 患者上腹胀痛, 时感恶心, 自诉常有 打嗝的现象, 但是打嗝不畅, 咽喉部有顶胀感, 10 余 日未排气、 排便。查体: 腹部切口愈合良好, 每日鼻 饲食物, 24 h 胃管引流清亮胃液约 800 mL, 腹部叩 诊鼓音满布, 右下腹压痛。舌红, 苔白, 脉弦滑、 尺 部较沉。中医诊断: 腹胀( 肝气犯胃型) ; 西医诊断: 术后胃瘫。

采用 3 种治疗方法:

( 1) 针刺取穴上脘、 中脘、 下脘、 天枢、 气海、 内关、 足三里、 阳陵泉、 太冲; 患者取仰卧位, 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 使用 0. 30 mm ×40 mm 毫针, 常规直刺, 有针感后行小幅 度高频率捻转补法, 阳陵泉穴、 太冲穴采用捻转泻 法, 施术 1 min, 留针 30 min。

( 2) 腹部振颤闪罐, 按 顺时针方向, 由左粱门→左天枢→左水道→关元→右 水道→右天枢→右粱门→中脘→左粱门, 循环闪拔, 并施以低频振颤手法, 频率 400 ~ 600 次/min, 每穴 闪罐 10 ~15 次, 以患者自感腹部有温热感、 放松感、 腹部皮肤潮红为度。留罐取穴梁门、 天枢、 水道、 章 门, 留罐 10 min [1 ] 。

( 3) 艾条温和灸胃俞穴、 大肠俞 穴, 约距皮肤 1 ~ 3 cm, 以患者感觉耐受为度, 每次 30 min。每日治疗 1 次, 5 d 为 1 个疗程, 共治疗 2 个疗程。治疗过程: 第 1 次治疗后有排气, 咽喉部顶 胀感消失, 24 h 胃管引流清亮胃液约 700 mL; 第 2 次治疗后有排便; 第 3 次治疗后自感排便通畅, 24 h 胃管引流清亮胃液约 350 mL; 第 4 次治疗后未再引 流出胃液, 腹胀、 打嗝、 恶心等症状消失; 第 6 次治疗 后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示: 少许造影剂进入空肠; 第 8 次治疗后拔出胃管, 之后未出现不适症状。为巩 固疗效再治疗 3 个疗程。嘱患者近 1 个月内少食辛 辣、 生冷、 油腻以及山药、 地瓜、 土豆等易引起反酸之 食品, 以小米粥等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1 个月 后及 3 个月后均随访未见复发。

讨论

术后胃瘫综合征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 发症。国内报道显示其发病率为 0. 6 % ~ 7 %, 国 外报道为 5 % ~10 % [2 ] 。左明焕等 [3 ] 通过对 65 例 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观察, 认为中医外治法治 疗术后胃瘫, 避免口服药物增加胃肠负担导致病情 加重的弊端, 同时, 这种方法作用直接, 显效快, 操作 简单, 费用低, 可明显缩短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依 据临床观察, 提出综合采用针刺、 腹部振颤闪罐、 艾灸等多种针灸方法“杂合以治” 以提高治疗术后 胃瘫临床疗效的方案 。“杂合以治” 的思想源自《素 问·异法方宜论 》 : “故圣人杂合以治, 各得其所宜, 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 得病之情, 知治之大体 也。 ” 笔者认为这是依据病邪的特异性、 中病层次、 体质特异性及刺灸法的特异性选择不同针灸方法的 原则 [4 ] 。

针刺以金针王乐亭先生“胃十针” 为主方 调中健脾、 升清降浊; 腹部振颤闪罐直接作用于患 部, 使气血鼓荡充盈, 加快功能恢复; 艾灸固本温阳 助胃腐熟水谷; 故针刺、 腹部振颤闪罐、 艾灸 3 种方 法联合应用总以荡涤胃肠、 通经止痛、 温补脾胃、 标 本兼治, 可较快且有效地治疗手术后胃瘫。

来源: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作者:侯献兵 周立芳 巩春江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