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咳嗽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小儿食积咳嗽推拿治疗 保和丸合泻黄散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20-03-22
保和丸合泻黄散加减联合推拿治疗小儿食积咳嗽的疗效及对患儿肺功能、气道炎症的影响
 
食积咳嗽是儿科临床常见的肺系疾病,多以夜间或黎明咳嗽为主,喉间痰鸣或咳吐黄痰,并伴有口中异味、纳呆、腹胀、手足心热、嗳腐、便秘等症状[1]。现代医学认为该病多由喂养不当、饮食不节,加之小儿消化吸收功能尚不完善所致[2]。目前,西医多给予抗感染、抗炎、促进胃肠动力等治疗,效果不佳[3]。中医药治疗咳嗽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认为该病为肺、脾两经之病,以脾常不足、肺常虚为特点。鉴于此,本研究分析保和丸合泻黄散加减联合推拿治疗小儿食积咳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就诊于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的108例食积咳嗽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男35例,女19例;年龄1~6岁,平均(2.7±1.2)岁;平均病程(2.54±0.72)d。观察组男32例,女22例;年龄1~5岁,平均(2.5±1.3)岁;平均病程(2.49±0.75)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考《实用儿科学》中有关小儿消化功能紊乱症、急性支气管炎的标准[4];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儿科学》中有关食积咳嗽的辨证分型标准[5]。
 
1.3 纳入标准
年龄1~6岁;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表现为咳嗽、痰黄难咳出、面赤、纳呆、口臭、腹胀、手足心热、便秘或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先天免疫缺陷者;营养不良者;病情加重成支气管肺炎者;合并严重心、肝、肾、肺功能障碍者;依从性差或中途退出研究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小儿消积止咳颗粒(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60159)口服治疗,不足1周岁患儿每次2g,1~2岁患儿每次4g,3~4岁患儿每次6g,超过5岁患儿每次8g。每日3次,连续治疗7d。
 
2.2 观察组
给予保和丸合泻黄散加减联合推拿治疗。(1)保和丸合泻黄散加减药物组成如下:山楂10g,神曲10g,法半夏4g,白茯苓9g,陈皮8g,连翘4g,莱菔子6g,黄芩片8g,藿香5g(后下),山栀子3g,石膏3g(先煎),甘草片4g。随症加减:腹胀甚者加入槟榔6g,腹痛甚者加入川楝子6g,热象明显者加入蒲公英4g,痰多者加入瓜蒌6g。每日0.5~1剂,分多次口服,连续治疗7d为1个疗程。(2)推拿:补脾经150次,清大肠、揉板门各300次,清肺经100次,清天河水300次,顺运内八卦100次,掐四横纹5次,分推膻中100次,按揉乳旁、乳根、天突各100次,按揉中脘200次,顺时针摩腹5 min,揉龟尾100次,推下七节骨100次。每日1次,每次20~30 min,连续治疗7d。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中医证候量表对咳嗽、脘腹胀满、口臭等症状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0、1、2、3分[6],评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2)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所有呼气量的比例(FEV1/FVC)水平。(3)气道炎症指标: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
 
3.2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食欲正常,肺部听诊无啰音;好转:临床症状减轻,食欲好转,肺部听诊呼吸音清晰;未愈:达不到有效标准,甚者病情加重[6]。总有效率为治愈率及好转率之和。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咳嗽、脘腹胀满、口臭等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食积咳嗽患儿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PEF、FEV1、FVC、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食积咳嗽患儿肺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气道炎症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TNF-α、ICAM-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食积咳嗽患儿气道炎症指标比较(x±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74%(49/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93%(4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食积咳嗽患儿临床效果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中医认为食积咳嗽属于“咳嗽”范畴。小儿脏腑娇嫩,脾胃虚弱,喂食不当,食积中脘,酿生痰浊,上贮于肺;日久化热,炼津为痰,加之外感六淫邪气,使肺失宣降,最终发为咳嗽[7]。保和丸载于《丹溪心法》,方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等组成,具有消食和胃、健脾导滞之效;泻黄散载于《小儿药证直诀》,具有泄脾胃积热之效。本研究所用二者化裁方中山楂、神曲健脾消食,和胃导滞;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下气;白茯苓健脾和胃,燥湿化痰;陈皮健脾胃之气,燥湿化痰;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积;莱菔子降气化痰,消食除胀;黄芩清热解毒,燥湿消浊;藿香化湿消浊;山栀子、石膏清解肺胃积热;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多药配伍,谨守病机,且用药力量平和,祛邪而不伤正,共奏健脾和胃、消积导滞、清热化痰之效。
 
小儿推拿为中医常用外治法之一,可通过刺激穴位而调畅小儿全身气血,使其脏腑调和、阴平阳秘,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8]。本研究中,补脾经目的在于健脾和胃,谨守“咳虽从肺出,但其治不离脾胃”的原则,使气血生化有源,气行有力,达宽中理气、消积导滞、化痰止咳之效;清大肠、揉板门、清肺经功可清利肠腑,消食导滞;清天河水、掐四横纹可清热解毒,除烦散结;顺运内八卦功在理三焦之气,达消积化痰、宽胸导滞、通便之效;分推膻中,按揉乳旁、乳根、天突可理气宽胸,清肺止喘;按揉中脘可健脾运脾,消食化滞;摩腹可促进胃肠道蠕动,达到消食化滞之效;揉龟尾、推下七节骨可调节肛周括约肌,刺激脊髓排便中枢,达到通便的效果。多穴配伍推拿可气血并调,达到健脾和胃、宣肺理气、清热化痰、消积导滞之效。
 
现代医学认为,该病属于急性支气管炎范畴,是多种炎症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变应原刺激患者气道后引起气道局部分泌大量炎症因子并释放入血,引起局部及全身炎症反应,导致患者慢性气道炎症持续存在,反复发作,最终引起肺功能受损。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TNF-α、ICAM-1是其病情发展的重要炎症因子。其中TNF-α是急性呼吸道炎症患者炎性反应的重要标志物;ICAM-1为跨膜蛋白,在炎症反应组织中表达较明显[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较对照组更加明显,且治疗过程中随着肺功能的改善,血清中TNF-α、ICAM-1水平明显降低,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保和丸合泻黄散加减联合推拿在缓解食积咳嗽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方面效果显著,凸显出中医内外合治的优势,推断可能与明显减轻气道炎症有关。
 
综上所述,基于小儿脏腑稚弱、形气未充的特殊生理病理特点,治疗时遣方用药注重通调脾胃,结合推拿外治手法轻柔无创,患儿及其家长易于接受,且在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减轻气道炎症损伤等方面收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马晓薇 邓丽娟 林耀展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