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眩晕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昏厥亦称晕厥 中医艾针刺灸法刺络法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8-11-03
中医外治法治疗昏厥古今临床应用探析

昏厥亦称晕厥, 是以猝然昏倒、 不省人事、 手足逆冷为主要临 床表现的一种病症, 其病因很多, 其中以心源性与脑源性最为多 见, 甚至可引起猝死, 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昏厥作为临床急诊中 常见的一种病症, 由于其突发性、 严重性、 致死性等特点, 一直被 历代医家所关注。古代中医治疗本病有一定的特色, 本人从古今 文献入手, 结合临床实践, 对中医对昏厥的认识与中医外治法对 昏厥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 以期为临床急救提供思路。

1 中医对昏厥的认识 昏厥属于中医学 “厥证” 范畴, 早在 《素问·厥论》 中就将厥 证的病因进行了记载 :“阳气衰于下, 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 则 为热厥 。 ” 《类经·厥逆》 进一步将厥证进行定义, 并指出其发病 特点 :“厥者, 逆也, 气逆则乱, 故忽为眩仆脱绝……轻则渐苏, 重则即死, 最为急候。 ” 由于病因不同, 昏厥的临床表现也不同, 如气厥、 热厥、 寒 厥、 痰厥、 蛔厥、 食厥、 尿厥、 肝厥等, 昏厥急救之时也应辨证论 治, 分辨虚实 [1 ] , 对于昏厥的施治之法早在《扁鹊心书》 中就有 提及 :“真气虚则人病, 真气脱则人死, 保命之法, 灼灸第一, 丹 药第二, 附子第三。 ” 因此, 中医救治昏厥我们首选针灸救急, 次 用中药调和脏腑, 从而标本兼顾, 以绝后患。如 《神灸经纶》 中 所云 :“风寒卒中, 危在须臾, 用药有所不及, 灸得其要, 立可回 生。 ” 对于周期性发作的晕厥, 频繁使用针灸治疗不能根治, 此 时应该结合病因, 辨证论治, 施以丹药, 以防昏厥复发 [2 ] 。 针灸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 作为中医最为常用的施 术工具, 早在公元前 5 世纪, 就已有对昏厥的治疗记载:名医扁 鹊用针刺及艾灸 “百会” 的方法, 从而救治了虢太子的 “尸厥” 。 同时由于针灸具有开窍醒神、 泻热行气的作用, 对于昏厥等急 性病的治疗效如桴鼓。刘立公曾对古籍中针灸治疗昏厥的特 点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常用的中医外治方法分别为:艾灸、 针刺、 刺络放血、 熨法等 [3 ] 。

2 外治法治疗昏厥的文献研究与临床实践

2. 1 艾灸法

《景岳全书》 言 :“凡用灸法, 必其元阳暴脱及营卫气血不 调, 欲收速效, 唯艾火为良 。 ” 《神灸经纶》 说 :“灸取于火, 以火性 热而至速, 体柔而用刚, 能消阴翳, 走而不守, 善入脏腑。取艾之 辛香作炷, 能通十二经, 入三阴, 理气血, 以治百病 。 ” 《肘后备急 方》 论述了针对不同病症, 施灸不同穴位 :“卒中鬼邪, 灸承浆、 人中……先腹痛者灸中脘、 先洞泄者灸天枢, 先呕吐者灸巨阙, 先手足冷者灸三阴。 ” 现代报道中, 李梅村等 [4 ] 用艾灸百会、 神阙、 关元、 足三里 等穴, 配以服用人参汤治疗久劳、 久泻所致的气厥虚症患者, 须 臾即醒, 两次即愈;司徒铃 [5 ] 用针刺治疗痰蒙气阻、 气逆而喘导 致痰厥患者, 无效, 遂直接灸中脘穴三壮, 患者瞬间气顺痰消, 神 志清醒;林凌等 [6 ] 采用艾灸百会、 足三里的方法治疗针刺后晕 厥(晕针), 患者 10 min 后复苏。因此, 灸法具有温阳、 理气、 活 血之功, 对于气厥、 寒厥、 痰厥等厥证均有较好的效果。雷火灸 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目前尚无其治疗昏厥的报道, 但因其具有药 力峻、 火力猛、 渗透力强等特点, 在昏厥的治疗中可能会起到较 好的作用, 有必要进行临床实践。

2. 2 针刺法

早在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 中就提及针刺调和虚实、 补 泻之法 :“虚实之要, 九针最妙, 补泻之时, 以针为之 。 ” 《针灸大 成》 说 :“中风中暑不省人事, 针人中、 百会、 中冲、 合谷。 ” 亦有较 多针刺治疗昏厥的现代报道:虞成英 [7 ] 选取合谷、 曲池、 涌泉、 人中、 内关等穴, 运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昏厥患者, 针刺后即刻 苏醒占85. 20 %;吕景山 [8 ] 选用膻中、 内关治疗肝气上逆导致的 气厥, 半分钟后患者即醒, 行针 3 次, 共计留针半小时, 患者即 愈;焦增文 [9 ] 针刺印堂、 鼻交、 脑清、 少商、 涌泉等穴治疗麻疹而 致的尸厥, 针刺一次即可吞咽, 针刺九次, 精神转好, 呼吸正常; 孟繁伟 [10 ] 用太冲、 合谷、 内关、 人中、 中脘、 足三里, 治疗会餐后 肝气不舒所致的食厥, 针后即苏;邓世发 [11 ] 将昏厥分为亡阴型、 亡阳型及厥证型, 分别给予辨证施针, 严守补虚、 泻实、 凉热、 温 寒的治疗原则, 取得较好效果。

2. 3 指针法

指针疗法是用手指点、 按、 掐体表腧穴, 从而起到疏经活络、 调整气血等作用的一种中医疗法 [12 ] 。指针疗法最早由葛洪提 出并应用于昏厥的治疗 , 《肘后备急方》 中言 :“救卒中恶死, 令 爪其病人人中, 取醒。 ” 对于晕针的患者, 明代杨继洲也提倡使 用指针治疗 [13 ] 。《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提到 :“点天突穴以治痰 厥……以指甲贴喉, 指端着穴……令喉痒作嗽, 其痰即出。 ” 指 针法也有补泻之法, 掐法多泻, 刺激量大, 多用于实证;按法多 补, 刺激量小, 多用于虚证;点法可补可泻, 虚实皆宜 [12 ] 。郭俊 田 [14 ] 用点刺水沟穴治疗痰厥患者, 无效, 遂用指针点按天突穴, 效甚;夏丽萍等 [15 ] 用掐人中、 点按百会的方法治疗血管抑制性 晕厥, 效佳。

2. 4 刺络法

刺络疗法多用于急性热证, 针刺脉络可以使瘀阻之血流 出 , 《素问·针解篇》 中云 :“菀陈则除之者, 出恶血也。 ” 从而使 患者快速苏醒。刺络疗法也可以快速给邪气以通路 , 《灵枢· 九针十二原第一》 指出 :“其气故止, 外门已闭, 中气乃实, 必无 留血, 急取诛之。 ” 《乾坤生意》 说 :“凡初中风跌倒, 卒暴昏沉, 痰涎壅滞, 不省 人事, 牙关紧闭, 药水不下, 急以三棱针刺手十指十二井穴, 当去 恶血……” 例如张连生 [16 ] 用十宣刺络放血的方法, 配合人中、 大 椎、 合谷针刺, 治疗小儿热厥, 行针 4 次抽搐即止, 次日病愈。 委中也是临床刺络法中常用的一个腧穴 , 《类经图翼》 说: “委中者, 血郭也, 凡热病汗不出, 小便难, 蛆血不止, 脊强反折, 疾疽, 癫疾, 足热, 厥逆, 不得屈伸, 取其经血立愈。 ” 李惠芳 [17 ] 于 曲泽、 委中穴点刺放血十余滴, 十二井穴点刺放血 4 滴 ~ 5 滴, 人中穴深刺, 治疗暴厥实证, 刺后即醒。

2. 5 药熨法

药熨法首见于 《内经 》 , 《灵枢·寿夭刚柔第六》 中云 :“刺布 衣者, 以火焠之;刺大人者, 以药熨之。 ” 药熨法是将药物加热或 是放入加热的面饼中, 外敷于体表, 利用温热药力, 将药性通过 腠理输入体内, 对于身体虚弱之人等虚性病症应用广泛 。《内 经》 中记载的药熨主要用于寒痹、 痛痹(风湿性关节炎) [18 ] , 却 未提及寒厥、 肢厥等症 。《普济方》 对熨法的应用进一步补充, 将熨法的应用范围扩大, 指出 “熨法, 治三阴中寒。一切虚冷厥 逆呕哕、 阴盛阳虚之证、 及阴毒伤寒、 四肢厥冷。 ” 药熨之法与现 代隔物灸有异曲同工之妙, 然而关于熨法治疗昏厥的未见于现 代报道。

2. 6 推拿法

推拿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 有调和阴阳、 推行气血、 疏通 经络、 扶伤止痛、 祛邪扶正的功效, 治疗昏厥患者具有简便速效 的特点。朱瑞林 [19 ] 介绍了六种推拿方法救治昏厥患者, 包括提 拿患者二侧或一侧的海底筋(大腿根部);指甲掐压患者合谷穴 及人中穴;一手拇指甲掐压患者人中穴, 另一手提拿患者鼻尖 向上;先提拿患者二侧腋筋(胸大肌腋部部分), 次提拿患者二 侧腹筋(腹外斜肌), 再次提拿患者二侧海底筋, 然后重按揉二 涌泉穴;提拿患者两足跟腱;一手拇、 食二指提拿患者足大趾头, 另一手拇、 食二指提拿患者足跟腱。

2. 7 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是将针灸与电学相结合, 作用于人体经络腧穴, 以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邹军 [20 ] 通过观察电针对脑缺 血后超微结构、 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发现电针能 改善脑缺血后细胞的超微结构;电针能抑制脑缺血后细胞凋 亡。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电针治疗昏厥患者, 亦收到较好的 效果, 同时在抢救猝死的患者时, 除应用现代医学之心肺复苏 技术外, 尝试应用电针治疗, 是一种大胆的探索。

3 讨 论

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检索, 笔者发现中医对于昏厥的治疗方 法形式各异, 但各种疗法均有一定效果, 古代医家多爱施灸, 通 过刘立公对古代文献的检索, 灸治法治疗昏厥占 82. 60 %, 针刺 疗法治疗昏厥只占 15. 90 % [3 ] , 针灸施治结果的极不平衡可能 受古代严寒气候的影响, 同时也与古人的养生理念有关, 如: “若要安, 三里常不干。 ” 而现代对于昏厥的治疗大都应用针刺 疗法, 至于艾灸、 药熨法则次之, 这种治疗理念与现代的快节奏 生活以及针灸针易携带等特点有一定关系。针刺所取穴位一般 以百会、 人中、 合谷、 内关、 十宣等为主, 或采用辨证取穴的方法。 至于中药对于昏厥的治疗, 往往是针对昏厥周期性发作, 病因明 确, 反复发作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同时也会危及患 者生命, 中医辨证用药可起到较好的效果。除了传统的中医外 治法外, 我们还可以探讨与现代技术结合的外治法, 但中医外治 法的前提是遵循中医学基本理论, 可将声、 光、 电、 磁等新材料、 新技术、 新方法引入中医外治法领域 [21 ] , 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 工作去做。

当然, 笔者也发现在中医治疗昏厥的文献中, 多以个案报道 为主, 并且使用方法及取穴各不相同, 具有一定的个体化特点。 目前未发现有较大型的临床研究, 笔者下一步将开展应用中医 外治法如电针疗法或针药并用提高心脏骤停(昏厥)复苏成功 率的临床研究, 以期待为中医外治法在昏厥证救治中的临床应 用提供证据。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 作者:郭明凯 林俏丽 李际强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