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高血压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耳穴埋籽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眩晕的临床观察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20-04-08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病发病率已达20%左右,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不仅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还给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1]。眩晕是高血压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以头晕目眩、易躁易怒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该病的治疗以西药为主,为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研究认为可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改善患者病情[2,3]。本研究选取60例高血压眩晕患者开展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东莞市麻涌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2~68岁,平均(55.2±2.4)岁;病程1~6年,平均(3.1±1.2)年。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1~70岁,平均(56.1±2.2)岁;病程1~7年,平均(3.3±1.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相关标准[4]。在未用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收缩压在140 mm Hg以上(1 mm Hg=0.133 kPa),舒张压在90 mm Hg以上,伴有头晕、目眩、头痛、易躁易怒等表现;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近1个月内应用控制高血压药物治疗。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相关标准[5],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目眩等,伴有不同程度头紧、口苦口干、汗出、腰膝酸软、耳鸣耳聋、面红、目赤等次要症状。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可正常进行交流,智力正常。
 
1.4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心、脑、肝等重要器官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24,5 mg/片),每次5 mg,每日1次,连续治疗30 d。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耳穴埋籽治疗,西药给药方法与对照组一致。耳穴埋籽操作方法: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在其耳郭处进行常规消毒,裁剪大小为0.3 cm×0.3 cm的医用胶布,在胶布上放置王不留行籽后贴于指定穴位,包括神门穴、耳尖、结节穴、枕穴,合并恶心呕吐者加贴胃穴、内分泌;合并失眠者加贴肝、心及肾穴。使用食指指腹和拇指指腹按照前后方向以合适的力量和频率对王不留行籽进行30次按压,以患者有麻、胀、痛等感觉为止。该疗法每次按压5 min,每日按压5次。患者双侧耳穴交替埋籽按压,间隔3 d更换一次,治疗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0 d。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其中舒张压正常参考值为60~90 mm Hg,收缩压正常参考值为120~140 mm Hg。
 
3.2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舒张压水平比治疗前下降至少10 mm Hg,或收缩压水平下降超过20 mm Hg;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改善,舒张压水平比治疗前下降10 mm Hg以内,或收缩压水平下降20 mm Hg以内;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显效和有效计为总有效[6]。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高血压眩晕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 30 20(66.67) 8(26.67) 2(6.67) 28(93.33)▲
对照组 30 11(36.67) 10(33.33) 9(30.00) 21(70.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4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血压水平过度升高会导致患者产生视觉、前庭功能异常及本体觉异常等情况,患者空间定位异常产生主观错觉,其自身平衡觉及空间位象觉感知错误,可感受到外界物体或自身出现运动性幻觉,即眩晕症,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目前西医治疗高血压病以药物治疗为主,苯磺酸氨氯地平是常用的治疗药物,该药物属于长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之一,血管选择性较强,可对钙离子流入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有效抑制,促使阻力血管收缩反应性下降,以控制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还可调整昼夜节律稳定性及夜间血压负荷,减轻靶器官功能损伤,但该药物引发的恶心、心悸、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风险较高,可能影响临床疗效,且对眩晕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中医将高血压眩晕归为“眩晕”“头痛”等范畴,其主要原因为患者机体功能受损,肾精减少导致肝失所养,诱发肝阳上亢合并上盛下虚,因此应遵循平肝潜阳、滋阴补肾的治疗原则[7]。《黄帝内经》认为,耳是人体宗脉聚集之处,十二经脉皆经于此,在耳部进行穴位良性刺激能激发经脉的调节作用,进而发挥治疗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选取耳部神门穴及交感神经、降压沟、内分泌系统、皮质下结构等进行按压。刺激神门穴能够安神静心,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刺激降压沟可以发挥降压镇静的功效;刺激交感神经和皮质下能够改善患者血管收缩功能;刺激内分泌系统可以发挥降压和调节内分泌的作用,达到治疗高血压眩晕的目的[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压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可见通过对耳部穴位进行机械性刺激,可有效利用经络传导对器官功能和神经系统进行调节,进而保证治疗效果。
 
在进行耳穴埋籽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空腹状态下或饮食过饱的患者不建议即刻进行治疗,且饮酒、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过度疲劳患者也不合适进行耳穴埋籽治疗;第二,若患者在高血压眩晕疾病基础上合并有气喘等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或肝功能损伤疾病时,不可进行强刺激[9]。如在耳穴埋籽刺激下,患者产生较强烈的疼痛感时,可能会导致患者头痛或睡眠质量下降,此时需将王不留行籽取下,避免加强刺激。若患者合并外耳炎症或耳穴刺激区域发生溃疡或皮肤疾病时,不可进行耳穴埋籽治疗。妊娠期患者在怀孕5个月后才能采用耳穴埋籽治疗;合并习惯性流产患者禁止使用该疗法。合并动脉硬化症患者治疗前应适当休息,术后观察至少30 min,无异常后方可离开。
 
综上所述,耳穴埋籽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眩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新陈代谢和内分泌功能,调节血压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且该疗法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患者依从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莹.中药汤剂配合耳穴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2):209-210.
[2] 王建明,宋宪波,刘宁,等.“上下同治”法治疗肝火上炎型眩晕(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9):1264-1266,1270.
[3]李俊华,柴士花.耳穴压籽配合穴位按摩治疗高血压眩晕护理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9):129-130.
[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1):1-44.
[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6]董巧稚,李岩,蔡玲玲,等.耳穴贴压配合降压药物治疗1级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94-97.
[7]窦莉莉.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6):112-113.
[8]王建明,宋宪波,刘宁,等.“上下同治”法治疗肝火上炎型眩晕(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9):1264-1266,1270.
[9]刘茜茜.耳穴埋籽治疗高血压眩晕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5):112-113.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袁笑弟
广东省东莞市麻涌医院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