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中风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基于聚类分析技术的清代针灸治疗中风半身不遂选穴规律研究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9-10-04
半身不遂症是中风病的主症之一,是中风发病后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针灸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的精华,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的临床疗效得到了世界医学界的公认,目前国内对针灸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与生物机理方面的研究,对分析古人对穴位选择的机理研究还很少。我国古代医籍记载了大量关于针灸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的针灸处方,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发现古代针灸治疗本症的选穴规律,归纳总结用穴特点,对于现代针灸临床诊疗本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聚类分析 (Cluster Analysis) 能够在数据集内部发现事先未知、有价值的指标 (或样本) 组群,实现“组内相似、组间相异”的数据分割,为决策提供有效支持[1,2,3],简称聚类 (Clustering) 。目前,聚类分析广泛应用到药物组类、症状组类等发现过程中[4,5,6]。明清时期,针灸处方数量剧增,配穴理论与配穴方法趋于完善丰富[7]。在前期研究中,经过相关古代文献的收集和整理,获得335首针灸治疗本症处方[8,9];其中,清代处方高达150首,占44.78%。因此,本研究在前期的针灸处方收集整理基础上,以清代时期为检索条件,筛选中风半身不遂症针灸处方;之后,利用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技术,获取清代针灸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症的用穴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工作提供依据,为现代针灸临床治疗本症提供科学参考。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首先,设立研究数据库,数据库基于《中国针灸文献提要》及《中国针灸荟萃·现存针灸医籍》中关于中风针灸处方的文献建立,同时包括《中华医典》中关于针灸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内容的主要文献,二者相合,形成中国古代中风针灸处方信息检索系统[8],该系统的后台数据库存储了以先秦至清末 (1911年以前) 时间范围内的中风病针灸处方335首[9]。其次,本研究的重点在于梳理清代针刺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的文献,分析清代针灸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的经穴选用规律,故设立核心检索词为3个层面:第1个层面为年代,主要为“清代”;第2个层面为疾病与病证,主要包括:“中风”“半身不遂”“偏枯”“偏废不仁”“偏废不用”“身偏不用”“腲腿风”“手足不遂”等;第3个层面为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刺”“针灸”“头针”“毫针”“芒针”“热补法”“凉泻法”“巨刺法”等。最后,应用上述检索词在中国古代中风针灸处方信息检索系统中检索相关文献,获取针灸处方150首。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应用古代针灸处方管理信息系统,从数据库中清代《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针灸集成》《针灸逢源》《太乙神针心法》《灸法秘传》及《绘图针灸易学》等文献中检索到治疗偏瘫相关的穴位,再进行频数分析,获取腧穴使用的频数和累计频率;之后,依据累计频率和主要因素百分比,筛选主要腧穴,获取腧穴选用规律以及“经脉-腧穴”关联规律;依据上述的主要腧穴发现结果,导出处方编号与具体腧穴组成并存入统计分析软件SPSS 21.0;最后,利用该软件,对主要腧穴进行聚类分析,获取腧穴组类,发现选穴规律。
 
2 结果
2.1 频数分析
2.1.1 腧穴频数分析
在清代的中风半身不遂症针灸处方中,腧穴共计70个,选用总频数739次;其中,在纳入同频腧穴的基础上,累计频数≥70%的主要腧穴共计16个,见表1。包括腧穴的频数与频率:曲池 (59/7.98%) 、足三里 (50/6.77%) 、合谷 (47/6.36%) 、肩髃 (47/6.36%) 、阳陵泉 (44/5.95%) 、风市 (40/5.41%) 、环跳 (32/4.33%) 、手三里 (30/4.06%) 、悬钟 (28/3.79%) 、百会 (27/3.65%) 、昆仑 (25/3.38%) 、肩井 (25/3.38%) 、阳辅 (19/2.57%) 、中渚 (15/2.03%) 、行间 (14/1.89%) 和腕骨 (14/1.89%) 。频数前10位的腧穴为:曲池、足三里、合谷、肩髃、阳陵泉、风市、环跳、手三里、悬钟、百会。经脉与穴位选用关系:足少阳胆经中排名第一位的穴位为阳陵泉 (5.95%) 、手阳明大肠经排名第一位的穴位为曲池 (7.98%) 、足阳明胃经排名第一位的穴位为足三里 (6.77%) 、足太阳膀胱经排名第一位的穴位为昆仑 (3.38%) 、手少阳三焦经排名第一位的穴位为中渚 (2.03%) 、督脉排名第一位的百会 (3.65%) 、足厥阴肝经排名第一位的穴位为行间 (1.89%) 、手太阳小肠经排名第一位的穴位为腕骨 (1.89%) 。
 
2.1.2 经脉频数分析
在腧穴频数分析基础上,根据腧穴与经脉所属关系,清代针灸治疗本症的处方覆盖了全部14条经脉;其中,频数前5位的经脉均为阳经,具体包括:足少阳胆经 (188次/36.43%) 、手阳明大肠经 (183次/35.47%) 、足阳明胃经 (50次/9.69%) 、足太阳膀胱经 (25次/4.84%) 、手少阳三焦经 (15次/2.91%) 、督脉 (27次/5.23%) 、足厥阴肝经 (14次/2.71%) 、手太阳小肠经 (14次/2.71%) ,见表2。足少阳胆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的选用频数高达188和183;两者的合计频数占总频数的比例高达71.90%。
 
2.2 聚类分析
依据上述高频次用穴 (即主要腧穴选用) 结果,利用SPSS 21.0,尝试基于二元的多种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获取腧穴的组类情况;最终,结合针灸专家经验,选定“最远邻元素”聚类方法的组类结果,见图1,获取有意义的4个腧穴组类。其中,类1:阳辅、中渚、昆仑、行间、腕骨、肩井、手三里、合谷;类2:环跳、阳陵泉;类3:足三里、肩髃、风市、百会、悬钟;类4:曲池。
 
3 讨论
中风是我国致残率排名第一的疾病,临床以半身不遂为主要表现,大量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证实针灸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目前国内对针灸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和生物机理方面的研究,分析古人对穴位选择的机理研究还很少,本研究以我国清代医籍中的针灸处方为研究对象,利用数据分析技术,从清代针灸处方中发掘中风半身不遂治疗选用腧穴的组类,为现代针灸临床治疗中风半身不遂提供了用穴规律参考[10,11,12]。
 
中医学认为中风的核心病机为风、火、痰、气、瘀上扰清窍、阻滞脑络,清窍不利而发病,故风、火、痰、瘀是其主要病因,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其根本,故本病为典型的本虚标实。故王清任于《医林改错》有“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中风半身不遂……是气虚血瘀而成”的论述。沈金鳌也认为本虚是中风发病的主要原因,故于《杂病源流犀烛》有“虚固为中风根也”的论述[10,13,14]。通过频数分析,清代针灸治疗半身不遂用穴以曲池、足三里、合谷、肩髃、阳陵泉为最常用,经络以阳经为主,其中足少阳胆经选用频率最高,其次是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由病因角度考虑,所选经脉腧穴在舒筋活络的同时,足少阳胆经清热祛风功效较强,阳明经益气养血功效较强。
 
针对聚类分析结果而言,每个腧穴组类在功效上各有侧重。类1:以泻火祛风、舒筋活络为主。阳辅、肩井归属胆经,二穴可泻胆火;行间为肝经荥穴,清泻肝火之力较强;昆仑为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足太阳主筋所生病;腕骨为手太阳小肠经原穴,手足太阳脉气相通;手三里、合谷归属手阳明大肠经,手三里通经活络,合谷祛风清热;中渚属手少阳三焦经,可疏通三焦经络之气。全组穴位合用,可清泻肝胆之火、祛风舒筋活络。类2:以舒筋利节、调和气血为主。环跳为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交会穴,可祛风除湿通痹;阳陵泉为胆经合穴,为筋会,可舒筋活络、通利关节。二穴均归属于胆经,为治疗下肢活动不利的要穴。类3:以益气养血、祛风通络为主。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该穴可通阳行补气血;肩髃属手阳明大肠经,祛关节颈项之风、疏通气血;风市归属足少阳胆经,为祛风要穴,搜风利湿;百会归属督脉,为三阳五会之所,督脉为阳脉之海,统率全身阳经之气;悬钟属胆经,为髓会,可填精益髓,使髓海充养、气血调顺。类4:以通腑泄热、祛瘀生新为主。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可泄热宣散壅滞、调和平降上逆的气血,善清热搜风,可行气活血、疏通经络。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聚类分析技术,进行了选穴的分割,获取了清代针灸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选穴规律,为现代针灸临床提供参考,为针灸处方研究提供切实可行的数据分析途径和方法,能够为多维关联规则和基于经脉的聚类分析等数据处理奠定数据预处理基础。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作者:隋思逸 范越 李丹 王德龙 闫朝升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