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中风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脑梗死,肢体麻木偏瘫,反复眩晕,中医耳穴压豆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9-09-05
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熏洗干预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管腔狭窄, 管腔内逐渐形成血栓, 最终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 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1]。初期症状有肢体麻木、反复眩晕等, 后期可出现口眼?斜、偏盲、偏瘫、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等。如不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患者的肢体及认知障碍将不可逆转, 甚至日趋加重, 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加重家庭负担。本研究选取100例脑梗死患者, 分别予常规干预与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熏洗干预, 探讨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威海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对照组男27例, 女23例;平均年龄 (67.0±1.9) 岁;病程1~10个月;Lovett徒手肌力评定分级, Ⅰ级6例, Ⅱ级18例, Ⅲ级22例, Ⅳ级4例。观察组男26例, 女24例;平均年龄 (68.0±1.4) 岁;病程1~12个月;Lovett徒手肌力评定分级Ⅰ级6例, Ⅱ级17例, Ⅲ级23例, Ⅳ级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肌力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关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安静发病, 无明显头痛、呕吐症状, 发病进展缓慢, 发病后2 d内意识清晰, 存在动脉系统症状及体征, 影像学诊断发现病灶。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3]拟定, 主症见偏瘫, 言謇或不语, 口眼?斜, 偏身感觉异常;次症见头痛, 头晕, 瞳孔变化, 呛水, 共济失调。具备两项以上主症或1项主症及2项次症, 结合患者急性起病、先兆诱因等因素即可确诊。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与中医诊断标准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平稳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有颅脑损伤及重大外科手术史者;有精神疾病及意识不清者;皮肤过敏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干预措施。定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进行常规健康宣教, 遵循医嘱给予阿司匹林、肝素钠、甘露醇、脑复康等治疗, 并定时给患者翻身、拍背、按摩。
 
2.2 观察组
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熏洗。①耳穴压豆:取皮质下、交感、内分泌、肝为主穴, 根据辨证选取三焦、脾、胃等穴位为配穴。选择一侧耳郭, 找到阳性反应点, 用酒精棉球常规消毒。左手扶持耳郭, 右手用镊子将王不留行籽贴压于穴位并按揉1~2 min, 以穴位微微酸痛为宜。每日按压3~5次, 隔3 d更换1次穴位贴, 双耳交替进行, 10~15 d为1个疗程, 共治疗3~4个疗程。②中药熏洗:组方为黄芪、伸筋草各30 g, 红花、吴茱萸、川乌各20 g, 羌活、川牛膝、鸡血藤各15 g。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加减。熏蒸方法:将药物用布袋装好, 在2~3 L凉水中浸泡30 min, 大火煮沸后, 小火煎煮1 h。将煮好的药液全部倒入熏蒸桶, 将无菌治疗巾铺在熏蒸桶支架上, 预热数分钟。待温度约40 ℃时, 将患肢放于治疗巾上熏蒸, 再用大浴巾包裹患肢以防受寒, 或将浸透药液的治疗巾敷于患肢表面熏蒸。一侧患肢熏蒸20~30 min, 待熏蒸完毕后, 再加入热水进行洗浴。每日1次, 每周4~5次, 10~15 d为1个疗程, 共治疗3~4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Barthel指数:主要考察患者上下楼梯、平底步行、大小便控制、穿衣、个人卫生及进食等活动完成情况, 满分为100分, 分数越高则行动能力越强[4];自理能力:采用改良巴氏指数 (MBI) 评定量表进行评估, 该量表共有10个条目, 每个条目满分为10分, 得分越高, 表示自理能力越强[5]。
 
3.2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肢肌力达到Ⅳ~Ⅴ级, 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 生活可自理,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46%及以上;有效:患者肌力达到Ⅱ级, 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改善, 具备基本语言或四肢活动能力,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18%~45%;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甚至持续加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足18%[6]。总有效=显效+有效。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 Barthel指数及MBI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及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观察组Barthel指数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及改良巴氏指数评分比较 (分, ±s)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时间 Barthel指数 MBI评分
观察组 50 治疗前 51.38±2.10 47.54±1.00
治疗后 83.94±3.26△▲ 78.25±4.15△▲
对照组 50 治疗前 51.34±2.30 47.49±1.03
治疗后 73.07±4.25△ 67.36±3.0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2)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 对照组为84.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 ]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 50 21 (42.0) 28 (56.0) 1 (2.0) 49 (98.0) ▲
对照组 50 16 (32.0) 26 (52.0) 8 (16.0) 42 (84.0)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4 讨论
脑梗死多发于老年人群, 属于脑血管重症之一, 通常起病急、变化快, 与风善行善变的特征相似。发病过程中会损伤患者的脑组织, 引发不同程度的语言和肢体功能障碍。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溶栓、应用血管扩张药物、中医理疗等, 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增加脑血流量, 促进脑细胞新生。科学综合的后期干预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后遗症消除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耳穴压豆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通过在耳部穴位贴压王不留行籽等药豆, 理气化痰、活血化癖、消瘿散结, 同时调理脏腑功能, 调节机体内分泌, 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中医认为, 耳朵形似倒立的胎儿, 人的五脏六腑及经络均可在耳部找到相应穴位。当人身体出现异常时, 耳部会出现反应点。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达到预防疾病、缓解病证的作用。依据脏腑辨证取穴原则, 本文选取皮质下、交感、内分泌、肝为主穴, 皮质下穴具有大脑皮层调节功能, 可扩血管, 改善微循环;交感穴具有调节自主神经的作用;内分泌穴可调节胃肠蠕动, 通便润肠;肝穴主疏泄, 可有效调节机体气机。选取三焦、脾、胃为配穴, 三焦可调节肠道;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泉, 可生血健脾益气;胃与脾相表里, 可益气通便。诸穴联用, 可有效缓解疾病症状, 调理机体功能。中药熏蒸也是中医外治法之一, 是将中药煎煮后, 用汤剂熏蒸、淋洗局部或全身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蒸汽热效应和药物作用, 使皮肤血管、孔窍扩张, 促进患肢对药物的吸收, 提高药物利用率, 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 解除肌肉痉挛[7]。中药熏蒸集中了中医药疗、热疗、汽疗、中药离子渗透等多种治疗体系, 融热度、湿度、药物浓度于一体, 疗效确切, 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可应用于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治疗中。本文方选黄芪、伸筋草、红花、吴茱萸、川乌、羌活、川牛膝及鸡血藤。黄芪补中益气, 伸筋草舒筋活络, 红花活血通经散瘀, 吴茱萸温中理气, 川乌、羌活温经散寒止痛, 川牛膝逐瘀通经除痹, 鸡血藤活血舒筋, 养血调经。诸药配伍合用, 可达到改善循环、调理气机、提升肢体功能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及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表明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熏洗, 能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行动和自理能力,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茜.一例脑梗死合并急性左腋动脉栓塞患者的护理[J].天津护理, 2015, 23 (6) :542-543.
[2] 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380.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试行) [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 19 (1) :55-56.
[4] 谢伟媚.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Barthel指数和肌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 (2) :152-153.
[5] 王尹蓉, 翟丹丹.老年性痴呆患者开展康复护理对MMSE、ADL评分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 (1) :102-104.
[6]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81.
[7] 丁友英.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13, 22 (1) :130.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任秋桦
Tag标签: 脑梗死(1)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