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中风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中风后遗症感觉障碍 探讨脐针治疗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9-10-28
脐针配合常规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观察
 
偏身感觉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发生率高达60%以上,康复治疗难度较大,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脐针对脑卒中患者感觉功能的影响,在与单纯体针治疗作比较的基础上,探讨脐针治疗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的疗效,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提供较好的治疗方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50~75岁,平均(59.4±7.3)岁;病程1~14 d,平均(7.1±2.5)d;脑梗死10例,脑出血10例。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50~76岁,平均(58.8±8.6)岁;病程1~14 d,平均(6.9±4.1)d;脑梗死10例,脑出血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参考《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1]及《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中相关诊断标准,经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②年龄<80岁。③恢复期3个月以内。④症状以偏身感觉障碍为主,生命体征稳定,配合检查。⑤偏身感觉障碍量表评分≤35分。
 
1.3 排除标准
①患有其他已知可能导致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者,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外伤引起的中枢损害所致的感觉障碍等。②有心肺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③有认知及语言障碍不能顺利沟通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参照神经内科脑卒中临床路径处理,并给予体针针刺治疗。取穴:患侧肩井、肩髃、肩髎、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对侧顶颞后斜线。使用75%酒精常规消毒穴位皮肤,针具选用规格0.25 mm×40 mm华佗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快速进针,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每日针刺1次,每周连续针刺6 d休息1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脐针治疗,取脐针水火既济(坎位和离位)、山风蛊(艮位和巽位)。治疗针具选用规格0.25 mm×40 mm华佗牌针灸针,使用75%酒精充分消毒肚脐,左手撑住脐部皮肤,右手持针,以脐中为中心,向四周脐壁平刺,进针25 mm,破皮后捻转进针,先针坎位,依次再针离位、艮位、巽位,每次留针55 min,施术时采用轻柔手法。每日针刺1次,每周连续针刺6 d休息1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感觉障碍量表评分,最高42分,最低0分(单侧肢体),重度为0~15分,中度为16~25分,轻度为26~35分。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
治疗后,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良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治疗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分,x¯¯±s)x¯±s)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20 27.75±4.99 74.50±8.25△▲
对照组 20 25.00±05.61 46.50±4.3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感觉障碍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感觉障碍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感觉障碍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治疗前后感觉障碍量表评分比较(分,x¯¯±s)x¯±s)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疗组 20 17.20±2.85 40.40±1.56△▲
对照组 20 16.05±2.25 23.85±5.4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78岁。脑梗死后3个月,右侧肢体偏身障碍,自感麻木、发凉,右手肿胀,手指屈伸不利。既往有糖尿病史10年,心脏血管造影术后1个月。症见:神志清醒,体格中等,自觉右侧肢体麻木,发凉,局部无压痛,无肌肉萎缩,夏天吹风扇和空调时病情加重。经神经内科医生介绍来我科治疗。改良Barthel指数为26分,感觉障碍量表评分为18分。取穴:肩井、肩髃、肩髎、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对侧顶颞后斜线。采用常规方法针刺,取脐针水火既济、山风蛊。治疗针具选用华佗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规格为0.25 mm×40 mm,施术轻柔,使用75%酒精充分消毒肚脐,左手撑住脐部皮肤,右手持针,破皮后捻转进针,沿脐壁向外平刺,先针坎位,依次再针离位、艮位、巽位。留针55 min。经过15次治疗,上下肢感觉障碍有明显好转,右手肿胀消失,右手指伸握自如,改良Barthel指数为70分,感觉障碍量表评分为40分。
 
5 讨论
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为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一般感觉障碍和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复合感觉障碍。其原因多为脑组织局部缺血坏死或血肿压迫,造成感觉传导通路创伤,从而出现不同种类的感觉缺失、感觉减退、过敏、疼痛或感觉异常等,同时由于患肢血管舒张和收缩功能失常及血流变、微循环的改变,使患者感觉障碍程度加重[3]。
 
中医认为,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属于“不仁”“麻木”等范畴,《诸病源候论》记载:“风不仁者,由荣气虚,卫气实,风寒入于肌肉,使血气行不宣流。其状,搔之皮肤如隔衣是也。”可见其致病原因多为风、瘀、虚,此类邪气侵犯机体,阻滞经络气血运行,导致气血运行失常,筋脉不得濡养,引起感觉障碍。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研究较多,有研究表明,腹针治疗能使脑卒中后感觉障碍得到显著改善[4]。另有研究认为,腹针具有改善大脑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脑组织的作用[5]。脐针是在脐部实施针术,以达到平衡阴阳、祛除疾病的目的。脐针疗法的指导理论是易医理论,既不同于现代医学疗法,又不拘泥于传统针刺技术,它将易学的思维和精髓融于针刺技术中,是易医学与针刺学的完美结合[6]。有学者研究《周易》后得出:人体中存在大小不同的诸多八卦,其中也包括脐,把八卦的理论和脐针疗法结合在一起丰富了传统的经络理论[6]。脐部是人体先天与后天的分界点,隐藏了巨大的先天能量,在脐部针刺可达到缓解痉挛、消炎止痛、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7]。脐部应后天八卦,脐针疗法就是取八卦方位进行治疗。因为脐在解剖中的关系,任脉处于半交通闭塞的状态,而水火既济是用针将任脉连通,人体的经线就连通了,任脉的通畅还是人体阴脉畅通的源头。山风蛊,即为蛊卦,振疲起衰。象曰:卦中爻象如推磨,顺当为福反为祸。在这里用该卦就是要治理全身经气,挽救真阳之气,重振一身之正气。艮卦形似山,应上下肢体关节,巽卦迎风,山风吹动,拨云见日,改善天气环境。中医认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存在密切的关系,故取脐针山风蛊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脐针配合体针、康复训练的综合效果更加显著。脐针操作简单,按规范操作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借鉴。近年来,脐针在治疗各种疼痛方面的优势比较突出,也屡见报道,如脐针治疗腰痛,能达到针入痛消的效果。本文由于观察例数较少,还有观察指标局限等不足之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 周智梁,杨家荣.刺血疗法治疗脑血管疾病偏身感觉障碍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23(5):6-7.
[4] 徐振华,符文彬,刘建华.腹针治疗脑卒中后感觉障碍15例[J].江西中医药,2009,40(5):58-59.
[5]叶青林,唐巍,曹坤茂,等.腹针疗法在脑卒中疾病的应用初探[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2):192-193,200.
[6] 齐永.脐针入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7] 杨力.周易与中医学[M].2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26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 作者:冉鹏飞 徐伟
Tag标签: 中风(37)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