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癌症肿瘤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温针灸预防卵巢恶性肿瘤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8-09-01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 一, 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 患者 常因年龄、 手术范围、 术中麻醉等因素引发膀胱功能障 碍 [1 ] , 易出现膀胱麻痹、 排尿困难、 尿潴留、 尿感消失 等症状。目前多采用常规留置导尿、 定期开放尿管, 以 调节膀胱开合功能的方法, 膀胱功能恢复状况欠佳, 且 容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有研究表明留置时间与感染 发生率具有相关性, 即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 泌尿系统 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 [2 ] 。

为探讨预防卵巢恶性肿瘤术后膀胱功能障碍发生 的有效方法, 本研究采用温针灸疗法, 临床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全部来源于我院妇科病区, 随机选取 90 例卵 巢恶性肿瘤术后患者, 按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常规组、 温针灸组和单纯艾灸组。常规组 30 例, 年龄 33 ~ 66 岁, 平均年龄 51 岁;手术范围:全子宫切除术 1 例, 广 泛子宫切除术 20 例, 次广泛子宫切除术 5 例, 肿瘤细 胞减灭术 4 例; 手术时间在 120 ~ 220 min ( 平均 200 min);麻醉:持硬 + 全麻 10 例, 持硬 6 例, 全麻 14 例。温针灸组 30 例, 年龄 22 ~82 岁, 平均年龄 52 岁; 手术范围:全子宫切除术 2 例, 广泛子宫切除术 21 例, 次广泛子宫切除术 4 例, 肿瘤细胞减灭术 3 例;手术时 间在 110 ~230 min(平均 190 min);麻醉:持硬 + 全麻 10 例, 持硬 5 例, 全麻 15 例。单纯艾灸组 30 例, 年龄 36 ~73 岁, 平均年龄 53 岁;手术范围:全子宫切除术 2 例, 广泛子宫切除术 18 例, 次广泛子宫切除术 7 例, 肿 瘤细胞减灭术 3 例;手术时间在 120 ~ 230 min(平均 195 min);麻醉:持硬 + 全麻 9 例, 持硬 5 例, 全麻 16 例。各组年龄、 手术范围、 手术时间、 麻醉方式进行统 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 >0. 05), 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 1 常规组

术后常规尿管留置, 每日进行尿管、 会阴护理。治 疗第 7 天测试患者膀胱内压、 尿流率和残余尿量。

2. 2 温针灸组

2.2. 1 取穴 主穴:血海、 绝骨、 足三里、 阴陵泉、 三阴 交、 复溜及水沟。

2. 2. 2 针具 选用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 针 (0. 25 mm ×40 mm)。

2.2. 3 操作 患者取仰卧位, 暴露操作部位, 碘伏常 规消毒穴位后, 足三里、 三阴交行针刺补法, 得气后在 针柄上插入长约 2 cm 左右的艾条, 点燃施灸。其余诸 穴行平补平泻法, 得气后留针期间每隔 10 min 行针 1 次, 留针 30 min。

2. 3 单纯艾灸组

2.3. 1 取穴 主穴:血海、 绝骨、 足三里、 阴陵泉、 三阴 交、 复溜及神阙。

2. 3. 2 灸材 选用特制组合摘分温灸条(产地:泰 州, 产品标准号:Q/321203CJL002 -2013)。 2.3. 3 操作 患者取仰卧位, 暴露操作部位, 点燃艾 条的一端, 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 约距皮肤 2 ~3 cm 左 右进行温和灸, 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 每 穴灸 10 min, 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3 观察指标

治疗第 7 天拔除尿管时, 通过尿动力学分析仪监 测各组膀胱内压、 尿流率、 残余尿量, 反映膀胱功能恢 复情况。

拔除尿管后测定尿常规, 观察各组患者导尿管拔 除后的尿白细胞情况, 判定有无泌尿系统感染。 测定术前及治疗第 7 天血常规, 通过对比各组红 细胞、 血红蛋白变化水平, 从而反映患者术后身体气血 恢复情况。

拔除尿管后膀胱功能症状分析, 记录患者有无排 尿困难、 尿潴留、 尿感消失等症状, 为判定患者有无膀 胱功能障碍增加依据。

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 SPSS16.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 数资料采用 χ 2 检验, 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 1 各组拔除尿管时膀胱内压、 尿流率、 残余尿量情 况比较

由表 1 可见, 治疗第 7 天拔除尿管时, 膀胱内压、 尿流率值比较:温针灸组 > 单纯艾灸组 > 常规组(P < 0. 05);残余尿量:温针灸组 < 单纯艾灸组 < 常规组 (P <0. 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 1 各组膀胱内压、 尿流率、 残余尿量比较(珋 x ± s)

分组 膀胱内压(cmH 2 O) 尿流率(mL/s) 残余尿量(mL)
常规组 16. 21 ±1. 18 1. 96 ±0. 24 124. 8 ±24. 95
温针灸组 20. 32 ±1. 05 2. 29 ±0. 38 75. 86 ±23. 64
单纯艾灸组 18. 94 ±1. 12 2. 15 ±0. 31 98. 34 ±24. 12

5. 2 各组泌尿系统感染情况比较

由表 2 可见, 拔除尿管后, 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 温针灸组 < 单纯艾灸组 < 常规组(P < 0. 05),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表 2 各组泌尿系统感染情况比较 [ 例(%)]
分组 例数 有泌尿系统感染(%) 无泌尿系统感染(%)
常规组 30 10(33. 33) 20(66. 67)
温针灸组 30 2(6. 67) 28(93. 33)
单纯艾灸组 30 6(20. 00) 24(80. 00)

5. 3 各组术前、 治疗第 7 天红细胞、 血红蛋白值情况 比较

由表 3 可见, 各组术前红细胞、 血红蛋白水平无明 显差异(P >0. 05)。治疗第 7 天红细胞、 血红蛋白水 平:温针灸组 > 单纯艾灸组 > 常规组(P <0. 05), 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5. 4 各组拔除尿管后膀胱功能障碍症状表现情况 比较

由表 4 可见, 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温针灸组 < 单 纯艾灸组 < 常规组(P <0. 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 4 拔除尿管后膀胱功能障碍症状表现情况 [ 例(%)]
分组 例数 膀胱功能障碍 无膀胱功能障碍
常规组 30 12(40. 0) 18(60. 0)
温针灸组 30 3(10. 0) 27(90. 0)
单纯艾灸组 30 7(23. 3) 23(76. 7)

6 讨论

卵巢恶性肿瘤术后易引发膀胱功能障碍, 临床多 采用留置导尿, 有研究认为保留尿管 1 天泌尿道感染 发生率约 50%, 保留尿管 3 ~ 4 天泌尿道感染发生率 可达 90%以上 [3 ] 。本研究通过温针灸疗法预防膀胱 功能障碍,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第 7 天拔除尿管 时, 温针灸组膀胱内压及尿流率值最高、 残余尿量最 少, 说明膀胱逼尿肌收缩及排尿功能恢复最佳。通过 检测尿常规, 对比各组尿白细胞情况, 温针灸组泌尿系 统感染发生率最低。血常规中的红细胞、 血红蛋白水 平反映了人体的气血状况, 温针灸组两者数值最高, 从 而可以判定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对照组为佳。同时, 拔除尿管后温针灸组患者排尿困难、 尿潴留、 尿感消失 等症状亦较少发生。由此说明温针灸组预防膀胱功能 障碍效果最佳, 患者术后气血功能恢复情况较为显著。

卵巢恶性肿瘤术后神经损伤较为广泛, 李澎涛 等 [4 ] 发现在周围神经再生过程中, 针灸有显著促进运 动神经元树突长度恢复, 使树突数量增加的作用。田 红雨等 [5 ] 研究认为针灸对膀胱功能有良性双向调整 作用, 可以增强膀胱的收缩运动, 提高膀胱排空能力, 改善膀胱排尿功能。此外, 针灸可明显提高造模动物 的膀胱内压力, 降低排尿阈, 减少膀胱残余尿量, 增加 膀胱的兴奋性及紧张性, 提高膀胱逼尿肌的收缩 力 [6 ] 。现代研究表明, 针灸可以起到抑制细胞凋亡、 促进细胞增生、 修复损伤、 调节代谢及免疫的功能 [7 ] 。 膀胱功能障碍在中医学属于癃闭范畴 , 《素问· 宣明五气》 谓 :“膀胱不利为癃, 不约为遗溺” 。术后患 者气血两虚, 脾虚清气不升, 浊气不降, 小便不通, 则成 癃闭 。《灵枢·口问》 曰 :“中气不足, 溲便为之变。 ” 本 病病位在膀胱, 术后病人气血两虚, 与脾、 肾关系最为 密切, 故预防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应以益气健脾、 升清 降浊为主。温针灸足三里和三阴交穴, 针柄加艾灸后 热力直达针尖处, 针刺与热力共同作用, 温补脾胃, 行 气活血, 使清阳上升、 浊气下降。

由于局部的俞、 募穴在手术切口附近, 取穴不便, 所以治疗时选穴以远端取穴为主 。“合治内腑” , 足三 里为胃经合穴, 现代研究足三里穴具有增强机体免疫 力和调节血细胞的作用 [8 ] ;阴陵泉为脾经合穴,是祛 湿要穴, 可健脾运湿。三阴交是肝、 脾、 肾三经交会穴, 具有鼓舞三脏对膀胱的气化功能, 可化气行水, 通利小 便。绝骨为髓会, 髓为肾精所聚, 精可化生气血, 血海 为脾经腧穴, 为治血证的要穴, 二穴合用可补精髓、 益 气血。督脉联系尿道,络肾 , 《素问·骨空论》 载 :“督 脉者,……女子入系廷孔……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 茎下至篡……” , 水沟通阳, 为督脉、 手足阳明经交会 穴。针刺水沟, 可振奋阳脉之气。脾虚及肾, 复溜穴为 肾经的经穴, 肾与膀胱相表里, 水沟和复溜二穴, 可温 补脾肾, 恢复膀胱气化及肾主水液功能。诸穴合用, 可 健脾祛湿、 升清降浊、 化气利尿, 使小便得以通利。

综上, 采用温针灸疗法预防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 疗效确切, 操作简单易行, 可有效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缩短留置尿管时间, 减轻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 改善 患者术后气血功能, 减少患者身心痛苦, 提高生活质 量。同时缩短住院时间, 节约患者的住院费用, 减轻个 人的经济负担。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作者:刘东华 夏铭徽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