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关节炎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水针、火针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膝关节腔积液65例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9-04-30
膝关节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局部临床症状, 多数伴有滑膜炎。创伤、骨质增生、细菌感染、关节退变、风湿性疾病等均可引起膝关节腔积液。本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乏力、关节积液, 并有明显膝关节屈伸活动障碍, 被动屈伸疼痛加重, 积液明显者浮髌试验阳性, X线检查呈不同程度的滑膜炎性表现。在治疗方法上, 西医主要采用外科手术、关节腔内注射、物理疗法, 中医药主要用中药内服、中药膏外敷、针灸等。中医药在治疗膝关节腔积液方面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等独特优势[1]。笔者采用水针 (穴位注射) 、火针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该病65例,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1月阳城县光荣院门诊收治的膝关节腔积液患者65例, 均伴有滑膜炎, 其中男30例, 女35例;年龄27~75岁, 平均57岁;病程最短2个月, 最长5年。
 
1.2 纳入标准
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 (ACR) 提出的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2];年龄>25岁;治疗前均行超声或核磁检查, 证实存在膝关节腔积液。
 
1.3 排除标准
合并膝关节、髌骨骨折者;合并内外侧韧带断裂者;陈旧或习惯性膝关节扭伤者;合并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病及精神疾病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不配合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穴位注射
患者取仰卧位, 屈膝90°, 足平放于治疗床上, 患侧膝关节常规无菌消毒。若膝关节有积液, 在水针 (穴位注射) 治疗前抽出关节内积液 (穿刺点在髌骨中段两侧关节间隙) , 然后采用10 mL注射器 (圣光医用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品, 带针;国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3151069号) 取泼尼松注射液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3020824, 5 mL∶0.125 g) 5 mL、维生素B1注射液2 mL (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7021057, 2 mL∶100 mg)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 mL (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11022295, 规格5 mL∶0.1 g) , 混合均匀, 注入梁丘、内外膝眼、血海各1 mL, 委中4 mL。注射时回抽检查是否有回血, 若有, 应出针按压后再次进针。每位患者只注射1次。
 
2.2 中药治疗
内服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组成:黄芪30 g, 川芎9 g, 赤芍9 g, 丹参12 g, 桃仁12 g, 红花6 g, 地龙12 g, 防己12 g, 泽泻12 g, 薏苡仁30 g, 葶苈子30 g, 芥子12 g。取3剂。每剂药文火煎15 min, 共煎3次, 早晚空腹服, 每次100 mL, 7 d为1个疗程。
 
2.3 疗程
1个疗程后观察膝关节腔是否有积液。如有积液, 改用火针, 并继续内服中药。火针步骤:在关节肿胀部位 (髌骨外上缘) 常规消毒, 以火针在关节高突部位点刺3~4针, 点到一定深度, 囊液即从针孔溢出, 然后予以拔罐, 2~3 d 治疗1次, 7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未见囊液及肿胀消除, 可重复治疗1次, 同时继续内服中药。对顽固性积液者, 一般予以火针、拔罐1~2个疗程均可治愈, 每个疗程后休息5~7 d;中药内服一般共需15剂。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关节肿胀完全消失, 无疼痛、酸胀等不适感, 关节功能完全恢复, 随访6个月无复发;显效:关节肿胀明显减轻, 无疼痛, 但偶有酸胀等不适感, 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好转:关节肿胀有所减轻, 无明显疼痛, 常有酸胀等不适感, 关节功能有所改善;无效:关节肿胀, 疼痛等症状完全如故或加重, 关节功能无任何改善, 甚至恶化。
 
3.2 结果
65例患者中, 治愈58例, 占89.2%;显效7例, 占10.8%;好转、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其中21例水针 (穴位注射) 治疗1次配合中药内服7 d后治愈, 44例加火针配合中药内服后治愈。
 
4 讨论
膝关节作为人体负重力最大、最易遭受外伤和劳损的关节, 由于其复杂的关节结构, 膝关节炎的发病率较高。现代医学治疗本病的缺陷是关节腔积液容易反复渗出。中医药在治疗关节炎方面则早有记载。关节炎属中医“风湿病”“痹证”“历节”等范畴。《黄帝内经》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金匮要略》记载:“扣脉沉而弱……故曰历节。”并指出正气虚弱是本病发病的根本原因。古训告知, 身体虚弱、外邪入侵, 导致阳气虚弱, 血不流畅, 气血不能正常运转而致病, 而补阳还五汤方证壮阳补气、活血祛瘀。本病是因虚致瘀, 故重用黄芪扶阳补虚, 以30~60 g渐加至120 g (据病情而定) , 活血祛瘀药宜轻, 达到气行血行、瘀祛而不伤正的作用。药理研究发现, 黄芪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改善血管壁通透的作用[3];当归、赤芍、桃仁、地龙等活血祛瘀药有加速血流, 改善微循环, 降低血液黏稠度, 促进炎症组织的修复与再生, 松解粘连的作用[4]。薏苡仁、葶苈子、芥子等药有祛湿利水之效, 薏苡仁的剂量须为30~60 g, 可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 具有消炎、镇痛、增强免疫力的作用[5];葶苈子、芥子重在改变滑膜血管通透性, 消肿化饮, 促进积液重吸收, 对消除关节腔积液效果甚佳。诸药配伍, 可使气旺血行, 瘀祛络通, 终至阳气足, 水自利, 病自愈。
 
水针 (穴位注射) 疗法对穴位具有双重刺激[6], 其结合中医穴位理论和西医药物治疗的优势, 提高了治疗效率。采用火针、拔罐治疗顽固膝关节腔积液能温经通络, 祛湿逐寒, 消肿散结, 活血利水, 排液作用比抽液更加彻底。火针疗法有较持久的刺激作用, 可加速炎性组织的清除吸收。拔罐通过负压抽吸作用彻底排液, 进一步改善局部微循环。火针与拔罐配合, 可降低复发率。笔者早期临床治疗以火针点刺放液后拔罐排除剩余积液, 5次为1个疗程, 1个疗程后无效则停止治疗, 总有效率为92.00%~99.10%。本研究在使用火针之前, 先采用穴位注射1次加中药内服7 d, 如积液仍然存在, 再配合火针, 并继续中药内服, 总有效率为100.00%。由此可见, 水针 (穴位注射) 、火针及中药内服治疗本病值得重视并推广, 但疗程的设置需要更多探索。
 
参考文献
[1]栗洪波, 王成武.膝关节腔积液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36) :284-285.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3]王宇辉, 郑蕾, 叶八宁.黄芪注射液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血管通透性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5, 31 (3) :169-171.
[4]王海波, 陶小军, 邸学, 等.补阳还五汤简化方对血管微循环影响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 2013, 40 (6) :1115-1116.
[5]邹波.重用薏苡仁治疗膝关节积液[J].中医杂志, 2008, 49 (1) :59.
[6]李天荣.太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咽炎100 例[J].上海针灸杂志, 1997, 16 (6) :11.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李天荣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