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颈椎病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对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8-11-21
卫生管理是通过对个人或集体健康的进行整体性监 测、 阐明、 评测, 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 以及对健康危险因 素进行干预 [ 1 ] 。总体来说, 就是对个人或集体的健康危 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引起颈椎病的影响因素很 多, 虽然是骨关节病, 但关节退变却是多种系统性因素和 局部性因素的共同作用。针对颈椎病的这一发病特点, “ 防” 比“ 治” 更重要。笔者采用颈椎病中医健康管理模式 与电针治疗颈椎病患者, 取得显著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 2 0 1 6 年 1 月至 2 0 1 7 年 5 月程家 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部和社区站点针灸科收 治的 1 2 9 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 照组。观 察 组 6 5 例, 男 3 2 例, 女 3 3 例; 平 均 年 龄 ( 4 9 . 8 5±2 . 0 5 ) 岁; 平均病程( 3 . 7±1 . 3 ) 年。对照组 6 4 例, 男 3 0 例, 女 3 4 例; 平均年龄( 4 8 . 1 6±1 . 1 7 ) 岁; 平均病程( 3 . 2±1 . 1 ) 年。两组性别、 年龄和病程比较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 具有可比性。

1 . 2  纳入标准   符合《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2 ] 中颈 椎病的诊断标准; 年龄 2 6~6 7 岁, 不限性别; 在接受本 方法治疗时未使用其他治疗方法。

1 . 3  排除标准   脊髓型颈椎病、 肩周炎者; 有恶性骨肿 瘤或肺结核、 高血压病、 严重心脏病及其他内脏疾病者; 脊椎侧弯明显者。

2  治疗方法

2 . 1  对照组   给予电针治疗。 ① 取穴。主穴: 颈夹脊、 风池、 肩井、 后溪、 阿是穴。配穴: 神经根型颈椎病加曲 池、 外关、 中渚; 椎动脉型颈椎病加百会、 太阳; 交感神经 型颈椎病加内关。 ② 基本操作方法: 0 . 3 5mm×4 0mm 的毫针, 针刺各穴2 0~3 0mm , 行捻转补泻, 每穴每次 2m i n , 以有酸麻胀针感为度; 连接长城牌电针仪, 采用 连续波, 频 率 为 4 1 H z , 电 流 强 度 为 2 mA , 时 间 为 2 0m i n 。隔日治疗1次, 1 0次为1个疗程, 治疗3个疗 程。 3 个月后再次随访。

2 . 2  观察组   在电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颈椎病中 医健康管理。电针治疗方法及疗程同对照组, 颈椎病中 医健康管理内容如下。

( 1 ) 起居管理  ① 常规管理: 包括日常姿势注意、 生 活注意、 颈椎保护。 ② 日常护理: 包括指导患者正确用 枕, 并给予药枕。中药组成: 藁本9 5g , 通草3 1 0g , 芥子 9 6g , 佩兰1 1 0g , 厚朴9 0g , 桂枝5 5g 。将上述中药加 工成粗粉并混合, 使其软硬适中, 并制成中间低、 两边高 的元宝形药枕。 ③ 药食调理: 根据患者体质辨识结果,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调理。

( 2 ) 运动管理   采用本中心创编的颈椎保健操进行 锻炼 [ 3 ] 。由预备势、 前屈后伸、 左右侧屈、 左右旋转、 扩 胸摇肩、 四方抗力、 托枕上牵 7 节组成。该保健操可疏 经通络, 伸筋止痛, 增加颈项部肌肉力量, 减轻椎间关节 囊水肿和椎间盘内压力, 增强颈部韧带的柔韧性。

( 3 ) 疾病管理   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制订跟踪随访 计划, 主要为定时门诊复诊提醒、 效果评估及反馈等。 ① 科普讲座: 发放本中心自编的科普读物《 颈椎病预防 保健手册》 , 结合手册内容, 由研究者开展科普讲座, 分 为颈椎病的保健、 中医养生两种课程, 共开展 5 次, 每周 1 次, 每次 8 5m i n 。 ② 分组活动: 在研究者指导下每周 组织颈椎病患者进行分组活动, 内容包括保健操锻炼、 病情、 颈椎保护等交流, 时间约 1h , 共持续 6 周。 ③ 门 诊健康教育: 首诊患者接受一对一健康教育1 5m i n , 内 容包括颈椎病发病的常见原因、 治疗周期、 生活方式调 整和功能锻炼处方。 ④ 健康追踪: 由项目组成员电话联 络患者, 让患者坚持颈椎操锻炼和正确的起居饮食等。 若有异常及时上报观察者进行调整, 每月1次。

3  疗效观察

3 . 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2 ] 制定。治愈: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功能全部恢复; 显效: 临床症状消除或减少, 基本功能恢复正常; 有效: 临床症 状部分消失, 仍有部分没有康复; 无效: 治疗前后无区别 或恶化。总有效率= ( 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 数) /总例数×1 0 0% 。

3 . 2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   包括疼痛及工作生 活活动能力和有关症状两部分, 由受试对象根据自己的 状况描写。每个项目最低分0分, 最高分5分, 得分越 高则表明功能受损程度越重。根据公式计算颈椎功能 障碍水平: 颈椎障碍指数( % ) =单个项目总分/ ( 受试对象做完项目数×5 ) 。颈椎障碍指数0%~2 0%为轻度 功能障碍; 颈椎障碍指数2 0%~4 0%为中度功能障碍; 颈椎障碍指数 4 0%~6 0% 为重度功能障碍; 颈椎障碍 指数6 0% ~8 0% 为极重度功能障碍; 颈椎障碍指数 8 0%~1 0 0% 为完全功能障碍 [ 4 ] 。

3 .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  1 7 . 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 ± s ) 表示, 正态分 布采用 t 检验, 非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 计数资料以 例或百分率表示, 采用 χ 2 检验。 P <0 . 0 5为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

3 . 4  结果

( 1 ) 疗效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χ 2 =4 . 7 3 1 , P <0 . 0 5 ) 。见表 1 。

表 1  两组颈椎病患者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 )
观察组 6 5   3 2   2 1 8 4 9 3 . 8 5 △
对照组 6 4 2 0 1 7   1 2 1 5 7 6 . 5 6
   注: 与对照组比较, △ P <0 . 0 5

( 2 ) 颈椎病功能障碍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后, 两组 颈椎病功能 障 碍 量 表总评分明 显优于 治 疗 前 ( P < 0 . 0 5 ) ; 观察组治疗后与 3 个月后随访比较,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 <0 . 0 5 ) 。见表 2 。

表 2  两组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障碍量表评分比较( 分, x ± s )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3 个月后随访
观察组 6 5   1 2 . 3 2±5 . 0 3 7 . 4 0±4 . 1 2 △ 5 . 0 1±1 . 2 1 △▲
对照组 6 4   1 2 . 9 6±6 . 1 0 8 . 0 8±3 . 6 0 △ 8 . 5 1±3 . 2 4 △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 P <0 . 0 5 ;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 P <0 . 0 5

4  讨论

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 发病逐渐呈年轻化趋势, 成 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 5 ] 。中西医治疗 颈椎病均以缓解症状为主, 一线治疗仍以缓解疼痛为主 要目的, 虽然有较好的疗效, 但无法解决颈椎病反复发 作的问题。随着颈椎病患病人数的上升, 治疗费用的增 加, 患者对治疗的期望下降为减轻症状、 延缓发作、 避免 手术 [ 6 ] 。因此, 在发病机制相对明确的前提下, 了解并 发现颈椎病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 进而对颈椎病患者 及时进行治疗和干预以缓解症状, 阻断病情进展, 保护 关节功能, 减少复发率, 是当前颈椎病防治应该完成的 工作。

颈椎病的中医健康管理方案是通过颈椎病与体质、 影响因素二者关系的研究, 基于三级预防理论制订的。 该方案包括颈椎病起居管理方案、 运动管理方案、 疾病 管理方案3个部分。起居管理内容有: 日常姿势注意, 包括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不宜长时间低头工作, 以减轻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疲劳; 生活注意包括睡卧硬 板床、 起床动作等, 使颈椎得到相应的支撑, 维护颈椎生 理曲度的稳定; 颈椎保护包括颈椎的防寒保暖, 注意日 常站、 走、 跑、 跳, 以减少颈椎负担, 降低颈椎意外伤害; 日常护理包括指导患者正确用枕, 元宝形枕头除了对头 颈部起到一定固定作用外, 还可以使颈椎在不同睡姿下 都能得到支撑, 并且可以减少头颈部的异常活动; 药食 调理包括给予有需要的患者中药调理, 指导患者从饮食 上配合辅助治疗, 改善症状。运动管理主要加强颈肩部 肌肉力量, 提高颈椎稳定性, 减少椎间关节囊水肿, 扩大 椎间隙宽度, 减轻椎间盘内压力 [ 7 ] 。疾病管理主要是利 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优势, 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制订 跟踪随访计划, 主要为定时门诊复诊提醒、 效果评估及 反馈, 发放科普读物, 定期开展颈椎病科普讲座, 由研究 者开展科普讲座。

综上所述, 颈椎病中医健康管理丰富了颈椎病的发 病理论, 为“ 体病相关” 的论点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在 理论探讨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成功构建了颈椎病的中 医健康管理模式, 能够对健康人群、 颈椎病易患人群和 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满足临床预防、 治疗、 康复等方面的 需要。颈椎病中医健康管理模式是中医体质调护方案 与专病健康管理方案相结合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 按 实际情况进行搭配、 调整, 满足个体化需要, 简便易行, 适合在社区中应用推广。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章奕飞 赵凡平 仲惠君
Tag标签: 颈椎病(70)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