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骨伤病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中医学对“骨错缝,筋出槽”的认识渊源久远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20-09-25
今年28岁的王先生一次下公交车时,被别人挤了一下,突感腰部疼痛,不能动弹,就像撑了一根木棍般僵硬,十分痛苦,他休息半天不见好转,来到中医院骨科检查,经拍X线片检查,医生诊断为腰椎小关节紊乱。王先生不太明白这是咋造成,医生解释说,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骨错缝、筋出槽”。经采用坐位脊柱旋转法配合扶墙下蹲法治疗,他的腰部疼痛顿时减轻,又能弯下腰了,
 
其实类似王先生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有的人猛然打个喷嚏,竟然腰不能动弹;还有的人从蹲位猛然站起也发生了腰痛不能活动的现象,还有的人搬个东西,腰闪一下,也不能动了,这说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腰扭伤,中医也叫腰部伤筋,西医诊断名词还有“急性腰扭伤”“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小关节损伤”等,其实都属于“骨错缝、筋出槽”范畴。
 
啥叫“骨错缝、筋出槽”
 
中医认为,“筋”“骨”紧密相连,各归其位,通过筋的“束骨”作用,维系骨关节及其与周围组织的正常结构关系,二者处于动态平衡,并完成生理范围内的各种功能活动,即“筋骨和合”。《素问·五藏生成篇》提及“诸筋者皆属于节”。“骨张筋”, 骨对筋具有支撑作用;“筋束骨”, 筋对骨起约束作用。
 
“骨错缝、筋出槽”是骨伤病的特有临床表现,是一种病理状态,它不是一种单独疾病或诊断名词。这里的骨不仅是骨骼,还指各个大小关节;筋也并非就是现代医学的筋膜,而是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神经这些结构。只有当一个人遭受外伤、慢性劳损、活动不当、风寒湿邪侵袭等病理因素作用下,关节和肌筋平衡失调,脱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出现“骨错缝”“筋出槽”,影响正常的气血运行,气血运行不畅则导致局部肿胀、疼痛或活动不利。“骨错缝”相当于现代医学上关节半脱位,“筋出槽”相当于轨道列车不在原来的位置行走。
 
中医学对“骨错缝,筋出槽”的认识渊源久远。古代医家对此多有论述,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所云“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者”即指“骨错缝”, 而“若脊筋隆起,骨缝必错,则成佝偻之。或因跌仆闪失,以至骨缝开错······”则阐述了骨错缝的表现与病因。关于“筋出槽”, 早在《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已有“差爻”“乖张”“偏纵”等表述,而《伤科大成》则述及“弛纵、卷挛、翻转、离合各门······”等“筋出槽”的不同分类。“骨错缝、筋出槽”最常见于颈腰椎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紊乱症、骶髂关节半脱位等。发病除了外伤劳损等外,还见于中老年骨质退变增生。
 
如何判断“骨错缝、筋出槽”
 
如果一个人因搬拿东西扭伤腰部或无明显原因仅有腰部转腰动作,突然出现腰痛活动受限,腰部有压痛,用拇指触摸发现脊柱后方突起的棘突有位移、偏歪,再拍X线检查曲度改变,即可诊断“骨错缝、筋出槽”。少数患者发病无明确诱发因素,有压痛,活动受限,此时触诊最为重要,尤其是拇指触诊,借助X线微细错位的测量技术,可发现椎间隙左右不等、椎间隙变窄、椎体侧弯和后移以及小关节双侧不对称现象,对诊断十分有益。比如寰-枢椎(即颈1-颈2椎)关节半脱位为寰-枢关节骨错缝,其影像学表现为寰齿前间距位置异常,有资料显示在颈椎病患者寰枢关节骨错缝的发生率高达81.38%。
 
首选中医手法治疗
 
《医宗金鉴》指出“手法者,正骨之首务”。“当先揉筋,令其和软,再按其骨,徐徐合缝,背膂始直”。《伤科补要》云:“轻者仅伤筋肉易洽,重则骨缝参差难治,先以手轻轻搓摩,令其骨合筋舒”。手法治疗一方面可以直接纠正骨节错缝;另一方面通过松解筋结和筋挛等而改善筋骨关系,使脊椎关节位置复常,筋骨和合,则气血自畅,疼痛即消。常用的腰部正骨手法有以下几种。
 
坐位脊柱旋转复位法:适用于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患者坐在方凳上,如果检查右侧偏歪,助手压住左大腿,医生右手经患者腋下按在颈部,左手拇指向左推住向右偏歪的腰椎棘突,在前屈向右旋转的同时,拇指向左推顶棘突,可听到弹响,然后用拇指、食指自上而下理顺棘上韧带。
 
斜扳法:适用于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骶髂关节半脱位等,采用侧卧位,屈髋屈膝,医生面对患者,两手分别按着肩、臀部,作相反方向、轻巧而有弹性的摇晃数次,待腰部放松、腰旋转到一定程度时,稍压力斜板,这时可听到响声,必要时两侧斜板。扳后,在脊柱两旁自上而下按揉、推压脊筋数次。
 
背挎法:这也是在民间广泛流行的简易疗法,适合腰扭伤、骶髂关节半脱位、腰椎小关节紊乱等,医生与患者背靠背站立,两臂交叉,肘套肘,缓缓将患者背起,颠晃几下。
 
如果是颈椎病、颈椎失稳,可采用旋转法,治疗后颈部疼痛、颈椎活动度以及眩晕、视听障碍等均得以明显改善。如果是胸椎小关节紊乱、岔气,在胸部采用旋扭法快速矫正患者的关节错缝,缓解软组织痉挛,达到骨正筋柔、缓解症状之目的。
 
理筋手法有按摩、推拿、理筋、分筋、弹筋、拨络等。正骨手法与理筋手法往往联合使用。对于单纯筋出槽常采用分筋及理筋手法治疗,如肩关节突然疼痛,不能抬起活动,拇指触压检查可发现肩前外方肱二头肌长头腱处有条索样改变,用手法轻柔复回原位,则手到病除,肩膀可立即抬起,疼痛减轻。正所谓“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动,法从手出。”
 
预防七点事项
 
如何预防“骨错缝、筋出槽”呢?一是中医强调五劳学说,尤其避免久坐久站久行,防止肌肉筋膜骨骼劳损,过早退化增生;二是防止过度运动和剧烈运动,造成关节、韧带、肌肉超负荷损伤;三是预防各种外伤,如摔伤、扭伤等,弯腰搬东西要防止猛然转腰动作伤腰;四是防止风寒乘虚侵入,痹阻经脉,经气不通,瘀肿疼痛;五是日常生活中,凡事不宜急躁,起床翻身宜缓慢,防止腰椎小关节错位;六是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增强腰部稳定性;七是一旦患病,应到正规中医院骨伤科诊治,切勿随便相信“祖传名医”正脊疗法,盲目搬扭颈腰椎,酿成后患。(郭仲华)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