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肾炎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艾灸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8-11-24
艾灸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研究 [ 1 ] 表明, 在肾脏病的发生、 发展及预后过程 中, 肾血流的改变与其关系密切。随着肾功能损害 不断加重, 健全肾单位破坏, 肾小球纤维化, 肾小管 坏死及肾间质受累, 使得肾血管逐渐受压, 肾动脉逐 渐变细坏死, 肾血管的阻力越来越大, 肾动脉血流速 度逐渐减慢。艾灸通过热力和经络传导可以调节血 管的舒缩活动, 加快局部组织的血流速度, 降低血管 阻力, 使局部循环血流量增加, 具有活血化瘀、 改善血 流动力学的作用 [ 2 ] 。而艾灸对于肾血流动力学的影 响, 国内外文献尚不多见。本研究对3 2例慢性肾脏 病患者艾灸肾俞穴, 并采用多普勒超声对肾内血管血 流动力学变化进行了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 1  研究对象

选择 2 0 1 6 年 9 月至 2 0 1 7 年 1 月在杭州市中医 院肾病科住院的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3 2例。其 中男2 2例, 女1 0例。平均年龄( 4 4 . 5±1 3 . 7 ) 岁, 平 均病程( 1 4 . 5±5 . 6 ) 月, 平均体质量指数( 2 1 . 4± 4 . 6 ) k g / m 2 , 平均肾小球滤过率( 7 3 . 9±3 7 . 5 ) m L / ( m i n ) 。所有受试者均无艾灸禁忌症, 且自愿参与 本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 . 2  艾灸方法

采用苏州市东方艾绒厂生产的清艾条温和灸, 将艾炷点燃放入艾盒, 距离双侧肾俞穴皮肤 3~ 5c m , 艾灸 3 0m i n , 以患者感温热而无灼痛为度。 于2 2~2 4℃ 环境中进行, 操作前受试者静卧休息 1 5m i n , 避免剧烈运动。艾灸时观察受试者是否有 艾灸引起的局部皮肤烫伤、 疼痛、 过敏等不良反应。 艾灸后静卧休息1 5m i n 。

1 . 3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于艾灸前、 艾灸后即刻及艾灸后 1 5m i n  3 个时 点监 测 患 者体温、 血压、 心率。体 温: 采 用 B r a u n t y p e  6 0 2 1 红外线耳温计测量耳温, 连续测量 3 次, 取平均值。血压: 采用仰卧位, 使用汞柱式血压计, 测量受试者右上臂肱动脉血压, 专人测量, 每次测量 3 次( 每次间隔 1m i n ) , 取 3 次读数的平均值。心 率: 超声诊断仪三导联连接身体检测所得, 取3次读 数的平均值。

采用 P h i l i p s  i U  2 2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患 者肾血流: 固定一名有1 0年以上经验的超声科主治 医生测定肾血流。探头频率3 . 5 MH z , 患者俯卧 位, 探头置于侧腰部第8~1 1肋间, 行冠状断面及横 断面检查, 观察肾大小、 形态及内部结构, 有无其他 异常回声。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下, 应用脉冲多普 勒, 取左肾叶间动脉, 声束与血流夹角 <6 0 ° , 在艾灸 前、 艾灸后即刻、 艾灸后 1 5m i n  3 个时点嘱患者屏 住呼吸或等待呼吸间隙测量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 p e a k  s y s t o l i c  v e l o c i t y , P S V ) 、 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 e n d  d i a s t o l i c  v e l o c i t y , E D V ) 。电脑自动计算肾动 脉阻力指数( r e s i s t i v e  i n d e x , R I ) 。每次测量取叶间 动脉不同部位3 个波形的平均值, 每处测 3 次, 取平 均值。

1 .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 P S S  1 9 . 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 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 - ± s ) 表示。采用自身配对 设计 t 检验进行组内比较。以 P ≤0 . 0 5 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    果

2 . 1  慢性肾脏病患者 3 个时点的体温、 心率、 血压 比较 3 2 例慢性肾脏病患者 3 个时点的体温、 心率、 血压( 收缩压和舒张压) 虽有不同程度变化, 但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见图1 。

2 . 2  慢性肾脏病患者3个时点的肾血流参数比较 与艾灸前比较, 艾灸后即刻及艾灸后1 5m i n , 慢性肾脏病患者 P S V 无明显变化, 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P >0 . 0 5 ) ; 而 E D V加快, 尤以艾灸后1 5m i n 时速度最快( P <0 . 0 5 ) 。见图2 。

2 . 3  慢性肾脏病患者3个时点的肾 R I比较 与艾灸前比较, 慢性肾脏病患者 R I在艾灸后 即刻及艾灸后1 5m i n均明显下降( P <0 . 0 1 ) 。见 图3 。

艾灸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 . 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所有受试者均未发生皮肤烫伤、 过敏、 疼痛及其 他不适等情况。

3  讨    论

肾脏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 肾血流量约占每搏 输出量的2 0% [ 3 ] 。正常生理状态下, 肾皮质的血流总是保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当其发生病变时, 无 论是弥漫性或局限性损害, 其整个受损害的肾皮质 或局部病灶内的血流灌注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异常 改变 [ 4 ] 。在各项肾脏疾病的治疗中, 肾血流动力学 是一个重要的评估因素。 R I主要反映肾动脉阻力 状态, R I升高已成为慢性肾脏病及某些心血管疾病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多项研究 [ 5 - 7 ] 表明, 高 R I与 高血压、 高尿白蛋白排泄率及低滤过率存在明显相 关性。因此如何改善肾动脉血流阻力状态, 增加肾 小球滤过功能, 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关键, 也是国内 外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艾灸是将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于体表的腧穴或 疼痛处烧灼进行温熨的一种中医传统外治方法, 具 有扶正祛邪、 益气养血、 温通经络等功效。肾俞穴是 肾中经气输注的部位, 与肾脏泌尿系统功能关系密 切, 是临床治疗肾病的首选穴位。万五一 [ 8 ] 通过艾 灸老龄大鼠“ 肾俞” 穴发现其血液黏度、 血脂异常、 氧 化应激、 肾血管舒缩、 血小板功能等得到良好改善。 日本学者 M a t s u m o t o - M i y a z a k i等 [ 9 - 1 0 ] 对健康人及 慢性肾脏病患者肾俞穴进行艾灸, 发现 R I下降, 推 断艾灸发挥治疗作用可能与逆转有害的肾血流动力 学有关。

本试验结果显示: 艾灸慢性肾脏病患者肾俞穴 后, 患者在保持体温、 血压、 心率稳定的情况下, R I 较治疗前均下降, 证明艾灸肾俞穴对慢性肾脏病患 者的肾血流阻力状态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正常成人 R I参考值为0 . 5 5~0 . 6 4 [ 1 1 - 1 3 ] , 当肾动脉 R I >0 . 6 5 时慢性肾脏病患者可出现肾间质损害 [ 1 4 ] 。本试验 中3 2例受试者多数处于慢性肾脏病早期阶段, 大部 分病变只累及肾小球, 尚未损伤肾间质, 因此艾灸前 后 3 个时点的 R I 值均在生理范围内波动。 R I= P S V-E D V / P S V , 由公式可以看出 P S V 、 E D V 是影 响 R I 的重要指标, 而与 P S V 相比, E D V 更容易受 肾脏血管阻力的影响。因此本试验中虽然 P S V 艾 灸后无明显变化, 但 E D V 明显加快, R I 显著降低。 而 P S V 艾灸前后及 E D V 在艾灸后即刻与艾灸前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其临床意义有待今后进一步 研究。

本研究中, 艾灸后患者 R I均值下降了约0 . 0 3 , 与研究 [ 1 0 ] 中艾灸后 R I下降 0 . 0 2 6 相近, 但与研 究 [ 1 5 ] 利用针刺法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血流阻力 的报道相比( 治疗前 0 . 8 9±0 . 0 4 , 治疗后 0 . 6 1± 0 . 0 2 ) 相差较大, 也不及利用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 酮 系 统 ( r e n i n - a n g i o t e n s i n - a l d o s t e r o n e  s y s t e m , R AA S ) 抑制剂药物治疗肾损害患者 R I 平均下降 0 . 0 4~0 . 0 5 效果明显 [ 1 6 ] 。有研究 [ 1 0 ] 间接证明了艾 灸对肾血流的改善作用并不比 R AA S抑制剂差。 但是上述研究观察时间均较本研究长, 短则1周长 则1年。现有的报道中鲜有艾灸对肾血流短期或者 即刻效应的观察。鉴于艾灸具有以上较好的肾血流 改善作用, 建议艾灸可以作为慢性肾病一种常规的 辅助治疗方法。

来源:针刺研究 作者:王欢 张红梅 徐佳美 范汝艳 吕娟
Tag标签: 艾灸(53)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