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眼疾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针药并用治疗内麦粒肿案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9-10-14
毕×,男,45岁,2018年8月20日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主诉:双眼麦粒肿2 a余,加重3 d。患者自述双眼麦粒肿反复发作2 a余,于山东省眼科医院行5次手术治疗,疗效一般。3 d前因大量饮酒,出现左上眼睑疼痛、异物感。刻症见:左上眼睑内红肿,查体有压痛,睑内面出现黄白色脓点,形如麦粒。纳可,眠差多梦,大便稍干,1 d 1行,小便调。舌红起芒刺,苔厚腻,脉数。平素喜肉食、好饮酒。西医诊断:内麦粒肿。综合脉症,四诊合参,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医诊断:针眼 (脾胃郁热) 。治则:健脾消食,兼以清热散结。治疗方法:刺络放血、内服中药及吴茱萸贴敷涌泉穴。

(1) 点刺双侧足三趾趾腹:患者取端坐位,医者戴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揉捏足大趾使其充血,用碘附对足大趾趾腹进行常规消毒,使用一次性采血针点刺趾腹,用手挤捏趾腹使其出血,同时用75%酒精棉球擦拭血渍,直至出血颜色由深变浅。足次趾、足中趾的操作方法同足大趾。

(2) 点刺背部反应点:患者取俯卧位,在上起于第7颈椎,下至第7胸椎,左右至肩胛骨内侧缘的范围内,寻找到8个如小米粒大小的小红点,略高起于皮肤。用碘附对反应点进行常规消毒,使用一次性采血针点刺反应点,随之在出血部位加拔火罐,留罐15 min,起罐。用无菌干棉球将血擦净,最后用碘附涂擦点刺部位。

(3) 中药内服:焦三仙各15 g,茯苓30 g,半夏、陈皮、莱菔子各10 g,连翘、金银花各12 g,甘草10 g。7剂,水煎服,1 d 1剂,分两次服。

(4) 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取吴茱萸10 g研末,用醋调成糊状,敷于涌泉穴 (双) (足底部,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用7 cm×6 cm的无菌敷贴固定,24 h后取下,用温水擦净足底。每日1次,共7次。

(5) 调护:嘱患者禁饮酒,清淡饮食,严禁用手挤捏脓点。
 
刺络放血后,患侧眼睑红肿减轻。1周后复诊,患者自述第2天疼痛消失,第4天异物感减轻,第6天黄白色脓点脓液排出,异物感消失。查体:患侧眼睑无红肿,疮口已复,无压痛。嘱患者今后忌酒、少食肥甘厚味。3个月后回访,未复发。
 
按语:《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曰:“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针眼的病因病机责之于脾胃功能失常。胞睑在五轮学说中称为肉轮,属脾胃。脾主肌肉,胞睑的正常功能有赖于脾胃受纳、运化、输布水谷精微。本案患者好饮酒,喜食肥甘厚腻之品,导致脾胃功能失常,饮食积滞,郁久化热,循经上犯,瘀滞于胞睑,发为针眼。
 
《银海精微·睑生偷针》:“问曰:人之患目睑生小疖,俗名偷针者何也?答曰阳明胃经之热毒也。或因食壅热之物,或饮食太过,使胃经上充于眼目……”眼目、足三趾均为足阳明胃经循行所过之处,通过点刺足三趾趾腹来清泻胃经之热毒。
 
《证治准绳·七窍门》曰:“……世传眼眦初生小皰,视其背上即细红点如疮,以针刺破,即时即瘥,名偷针。实解太阳经结热也。”笔者考虑左上眼睑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起始部位,目疾是足太阳膀胱经主治病候之一。并且依据《证治准绳》记载的治疗方法,点刺背部反应点清泻太阳经郁热,疏通经脉气血,祛除热毒。
 
焦三仙健脾消食化积,茯苓健脾宁心,陈皮理气健脾,莱菔子消食导滞,连翘、半夏解毒消肿散结,金银花清热解毒。诸药合用,补泻兼施,共奏健脾消食、清热散结之功。
 
吴茱萸敷灸涌泉穴是一种非火灸法,称为“天灸”,是通过药物对穴位的直接作用来激发经气,调节气血,以取得引火归元的功效。
 
综上所述,针药并用是将中医外治法中的刺络放血法、穴位贴敷法与内服中药相结合,治疗麦粒肿可获良效。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65.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 作者:林佳平 刘蒙 刘琦 张妍 张彤
Tag标签: 麦粒肿(2)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