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穴位疗法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腹部与四肢经穴配伍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比较研究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8-11-24
腧穴归经是针灸学中认识和处理腧穴与经脉关系的重 要学术方式。经过历代医家不断探索, 目前已有归经腧穴 3 6 2个。其中, 腧穴归经的路径之一, 即是将经外奇穴归入 经脉, 如将印堂归入督脉 [ 1 ] 。华佗夹脊穴是一组特殊的经外 奇穴, 与脊柱关系密切, 也与脑和五脏六腑有联系。本文试 图探讨华佗夹脊穴的归经及其意义。

1  夹脊穴的历史渊源及发展

“ 夹脊” 最早见于马王堆医书《 足臂十一脉灸经》 : “ 足泰 阳脉……其直者贯臀, 夹脊, 出项……其病: ……产痔, 腰痛, 夹脊痛, 背痛, 项痛……诸病此物者, 皆灸泰阳脉。 ” 此处记载 了足太阳脉从足走头、 在背部“ 夹脊” 而行的径路和范围, 并 提及“ 夹脊痛” 及其灸治。笔者认为, 此处“ 夹脊” “ 夹脊痛” 的 认识及其艾灸治疗的实践, 启发了后代对“ 夹脊” 理论的认 识。《 说文解字》 中, “ 夹” 意为“ 持也” , 具有辅佐和支持之义。 “ 脊” 即是脊柱、 脊椎, 是人体最主要的组织器官之一。后世 诸多典籍用“ 俠” 代“ 夹” , 现多用“ 挟” 代“ 夹” 。“ 挟” 与“ 夹” 上 古音均为叶部韵; 挟为匣母, 夹为见母, 因此以“ 挟” 假“ 夹” 。 故“ 俠脊” “ 夹脊” “ 挟脊” 皆可通用 [ 2 ] 。

《 内经》 发展了《 足臂十一脉灸经》 的认识, 并将“ 夹脊” 作 为一个特定部位。如“ 十二疟者……又刺项已下侠脊者, 必 已( 《 素问·刺疟》 ) ” “ 病在少腹有积……刺侠脊两旁四椎间 ( 《 素问·长刺节论》 ) ” “ 大风汗出, 灸譩嘻, 譩嘻在背下侠脊 傍三寸所( 《 素问·骨空论》 ) ” “ 数脊椎、 侠脊, 按疾之, 应手如 痛( 《 素问·缪刺论》 ) ” “ 厥, 侠脊而痛者……取足太阳腘中血 络( 《 灵枢·杂病》 ) ” 。《 内经》 “ 夹脊” 概念的逐渐固化, 为后 世形成特定腧穴奠定了基础。

晋代葛洪《 肘后备急方》 有华佗用灸背脊治霍乱病的记 载, 《 后汉书》 《 千金翼方》 《 外台秘要》 等皆称“ 华佗法” 。明代 张介宾在所著《 类经图翼》 卷十“ 奇俞类集” 中首次提到“ 夹脊 穴” 三字, 并注解此穴与《 肘后备急方》 《 千金翼方》 等所言“ 华 佗法” 相同。清代岳含珍赞同张介宾的观点, 在其所著《 经穴 解》 足太阳膀胱经“ 奇穴” 中有“ 挟脊穴” 的记载, 其功效主治 亦同《 千金翼方》 [ 3 ] 。现代针灸大家承淡安先生正本清源, 在 《 中国针灸学》 中第一次提出了“ 华佗夹脊穴” , 厘定其定位为 “ 以背部正中线为基点, 从第 1 胸椎棘突下起至第 5 腰椎脊 突下止, 从正中线两侧各旁开0 . 5寸处是穴, 每侧1 7穴, 左 右共 3 4 穴” , 并归入经外奇穴, 现多将“ 华佗夹脊穴” 简称为 “ 夹脊穴” [ 4 ] 。 2 0世纪7 0年代, 一些医生根据临床需要, 扩大夹脊穴 的内涵和范围, 不仅包括华佗夹脊穴, 还延伸到颈、 骶、 尾椎 段 [ 5 ] 。随着夹脊穴应用的深入, 也有医家尝试探讨夹脊穴与 经脉的关系, 如何天有等 [ 6 ] 认为夹脊穴与督脉、 足太阳经等 经脉的联系密切。

2  夹脊穴与脊柱、 督脉

夹脊穴位于脊椎两侧, 与脊柱形成一体。另一方面, 督 脉循行经过后背中央, 与脊柱重合。因此, 夹脊穴与脊柱、 督 脉, 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关系。

2 . 1  夹脊穴与脊柱

夹脊穴最直接含义即是穴位位于脊柱两侧。《 素问·缪 刺论》 有“ 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从项始, 数脊椎、 侠脊, 按疾 之, 应手如痛, 刺之傍三痏, 立已” 的记载, 这里“ 脊椎” 和“ 侠 脊” 作为同一视野中的两个关联结构部位来诊察, 并将是否 有压痛作为诊断依据。“ 脊椎” 和“ 侠脊” 即是密切相关、 可分 可合的二位一体关系, 整体来说, 都是脊柱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 缪刺论》 中的“ 侠脊” 还是一个结构部位, 但是对其痛点 及其痛点出现的规律认识, 是形成夹脊穴理论的实践基础。 离开了脊柱, 是无法理解和阐明夹脊穴理论的。

2 . 2  夹脊穴与督脉

督脉是人体最主要的经脉之一, 主要位于人体后正中 线。《 内经》 《 难经》 中阐述督脉和脊柱的密切关系, 有“ 循脊” “ 贯脊” “ 夹脊” “ 并脊” 等记载。本质上说, 脊柱即是督脉的组 成部分。因此, 《 素问·气府论》 也认为“ 脊椎法” 也是产生督 脉腧穴的实践基础。

据张建斌等 [ 7 ] 分析, “ 脊椎法” 即是对第 7 颈椎以下各椎 体棘突下及其两侧缘的触诊。无独有偶, 在古籍中督脉腧穴 不仅有脊柱中正线上的腧穴, 也有脊柱两侧的腧穴。如“ 督 脉气所发者二十八穴: ……大椎以下至尻尾及傍十五穴( 《 素 问·气府论》 ) ” , 对照《 甲乙经》 卷三记载, 督脉“ 及傍” 的腧穴 至少有“ 风门” “ 会阳” 左右4穴。更值得关注的是, 杨上善在 《 黄帝内经太素·气府论》 中认为“ 风府” “ 风池” “ 哑门” “ 天 柱” 都属于督脉 [ 8 ] 。故督脉循行不仅有脊柱正中的部位, 也 包括脊柱两侧夹脊穴所在的部位。

3  夹脊穴归经的可能性

作为人体数量最多的经外奇穴, 夹脊穴的排列具有明显 的规律性— — —即位于脊柱两侧, 左右对称, 与同一水平的脊 椎相关。笔者探索了3种归经可能性。

3 . 1  伏冲之脉、 伏膂之脉

“ 伏冲之脉” 首见于《 灵枢·岁露论》 , 论述了卫气从风府 至尾骨的运行轨迹, 即伏冲之脉。张介宾有“ 入脊内, 注于伏 冲之脉。盖冲脉之循背者, 伏行脊膂之间, 故又曰伏膂也 ( 《 类经·疟》 ) ” 的注解。“ 伏膂之脉” 首见于《 素问·疟论》 , 文章论述暑疟之邪在伏膂之脉中运行的时序。所以, 伏冲之 脉与伏膂之脉乃同支异态, 即冲脉之循脊背最深者的生理与 病理状态。

《 内经》 以后的医家, 虽然对伏冲( 膂) 之脉的经脉归属有 不同看法, 但都认为伏冲( 膂) 之脉伏行于脊柱两旁。如唐代 王冰有“ 伏膂之脉者, 谓膂筋之间, 肾脉之伏行者也。肾之 脉……以其贯脊, 又不正应行穴, 但循膂伏行, 故谓之伏膂脉 ( 《 疟论篇》 ) ” 的说法, 认为“ 伏膂之脉” 是肾脉的分支; 而《 医 经原旨·卒痛》 《 内经知要·病能》 《 素问悬解·举痛论》 均将 伏冲( 膂) 之脉归属于足太阳脉。 因此, 位于脊柱两侧的伏冲( 膂) 之脉, 其循行部位在脊 柱两旁从尾部至风府穴处, 其循行部位与夹脊穴分布区域相 同, 但将夹脊穴归入伏冲( 膂) 之脉有待商榷。

3 . 2  足太阳膀胱经

古代医家也有认为夹脊穴归属足太阳脉。如《 黄帝明堂 经》 背部腧穴的目录中有两条是: “ 背自第一椎两傍夹脊各一 寸五分……” 和“ 背自第二椎两傍侠脊各三寸……” 。《 针灸 甲乙经》 等典籍皆以此目录标准进行编写 [ 9 ] 。笔者认为此处 “ 夹脊” 涵盖了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 1 条和第 2 条侧线的整 体区域。王冰还有“ 侠脊者, 谓大杼、 风门, 热府穴也( 《 刺疟 篇》 ) ” 的注解, 此两穴皆在脊中旁开 1 . 5 寸的膀胱经上; 《 针 灸大成》 亦有相同记载。值得注意的是, 《 素问·缪刺论》 还 有“ 络病者, 其痛与经脉缪处” 的记载, “ 缪处” 提示了痛点与 经脉的关系。《 缪刺论》 中提到的“ 脊椎” 和“ 夹脊” , 作者认为 都属“ 足太阳之络” 的范围, 唐代王冰混淆了“ 足太阳之络” 和 “ 足太阳经” 的差异, 故在《 缪刺论》 中误解针刺部位在“ 两傍 各同身寸之一寸五分” 。其实, 应是足太阳之络的脉气, 分布 到了脊柱两侧。由此印证, “ 侠脊” 应在脊柱与足太阳脉之间 的夹脊处, 并非在膀胱经上。

综上, 简单将夹脊穴归入足太阳膀胱经并不妥。现代临 床也提示了夹脊穴与足太阳膀胱经的差异性, 如李超 [ 1 0 ] 采 用夹脊穴刺血加拔火罐治疗痤疮, 与取背俞穴作为刺血点进 行对比, 发现采用夹脊穴刺血加拔火罐治疗痤疮效果显著, 不良反应较少。

3 . 3  督脉

督脉有“ 循脊” “ 贯脊” “ 夹脊” “ 并脊” 而行的特点, 提示其 循行并非“ 线” 而呈“ 带状” 。《 肘后备急方》 有记载捏取人的 脊骨皮, 从龟尾至顶, 深取痛引之可治疗腹痛, 此法意在刺激 脊柱督脉, 振奋人体阳气, 疏通气血以治病, 现捏脊多用于防 治遗尿、 感冒、 泄泻、 虚喘、 五迟、 五软等儿科疾病。小儿乃纯 阳蓬勃生机之体, 刺激脊柱“ 督脉带” 有培元气、 调阴阳、 和脏 腑、 理气血、 疏经络、 健脾胃等功效, 可显著增强体质 [ 1 1 ] 。“ 督 脉带” 在整脊术中亦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整脊目的之一就是运 用手法清除椎体棘突旁脊柱夹脊支脉的结节和条索状物等, 使脊柱顺直并恢复正常生理曲度 [ 1 2 ] 。不难发现, “ 督脉带” 实 则夹脊穴处。 王志秀 [ 1 3 ] 采用深刺夹脊穴治疗颈、 胸、 腰椎综合征, 其 针刺部位在椎体旁开 0 . 5 寸处的夹脊穴, 调节阳气作用亦十 分明显。张永臣等 [ 1 4 ] 采取针刺夹脊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其针刺部位选在脊柱旁开 1 寸处的夹脊穴, 他认为夹脊穴与 督脉关系密切。他们并没有将夹脊穴固定在某一点上, 而是 在临床上灵活运用夹脊穴的“ 治疗带” , 即“ 督脉带” 上, 效果 甚佳。其支持理论之一应是将夹脊穴归入督脉。且临床艾 灸针刺夹脊穴, 患者自身会感知经气传导, 这是经脉所特有 的循经感传现象。

笔者认为, 夹脊穴应有归经, 归经在督脉。原督脉各穴 在后背正中线, 夹脊穴则在督脉正中线旁开0 . 5寸的侧线 上, 督脉带上则有3条脉线循行。夹脊穴虽是一组穴位, 但 各穴位置、 功效有别。颈( C ) 1-C  7夹脊穴主治头项疾病, 胸( T ) 1-T  1 2 夹脊穴主治胸腹、 上肢疾病, 腰( L ) 1-L  5 、 骶( S ) 1-S  4 夹脊穴主治腰腹、 盆腔、 下肢疾病 [ 6 ] 。

4  夹脊穴归督脉的意义

夹脊穴归属于督脉, 无论是学术上还是临床上, 都有重 要的意义。

4 . 1  学术意义

突出夹脊穴的共性特征。穴位是疏通经络的切入点, 相 同经脉上的腧穴多具有共同作用。夹脊穴归属于督脉, 突出 了 3 4 个夹脊穴具有诊治督脉疾病的共同作用。如针刺夹脊 穴治疗强 直 性 脊 柱 炎 [ 1 4 ] 、 外 伤 性 截 瘫 [ 1 5 ] 、 心 脑 相 关 性 疾 病 [ 1 6 ] 等。夹脊穴作为奇穴并无归经, 将其归经则能注重整 体把握、 抓住共同特性, 并且丰富了夹脊穴与督脉的内涵。 明确夹脊穴生理、 病理特征。经脉是运行气血、 沟通表 里、 卫外抗邪的通道。《 内经》 重视经脉的作用, 有“ 经脉者, 所以能决死生、 处百病、 调虚实, 不可不通( 《 灵枢·经脉》 ) ” 的记载。将夹脊穴归属督脉, 而经脉具有渗灌气血、 津血互 渗等生理功能, 为气血濡润脏腑器官的枢纽和桥梁。经脉发 生病变又可以通过夹脊穴反映于外, 经脉发生阻滞时可有虚 实之证, 夹脊穴可出现疼痛、 血点、 痹证、 凹陷、 凸起等变化。

4 . 2  临床意义

诊断意义。《 灵枢·九针十二原》 记载: “ 血脉者, 在腧横 居, 视之独澄, 切之独坚。 ” 当督脉发生病变时, 可通过体察督 脉进行诊断, 张建斌 [ 7 ] 依据“ 大椎以下至尻尾及傍十五穴。 至骶下凡二十一节, 脊椎法也( 《 素问·气府论》 ) ” 的记载, 复 制了“ 脊椎法” , 并根据《 素问·缪刺论》 规范了其具体操作流 程, 在临床中诊治督脉相关病屡试不爽。脊椎法诊断、 治疗 兼具, 从而又衍生出了督脉诊察法 [ 1 7 ] 。此法系诊察督脉气 之盈缩通透与否, 亦是诊察阳气盛衰之法。诊察三要素为 “ 视、 触、 罐” , 先看督脉、 夹脊穴等是否有异常, 比如颈部有无 明显隆起或凹陷, 患者背部生理曲度变化, 肌肉与棘突是否 有凹凸, 腰眼深浅变化, 寻找“ 色素沉着” “ 血络” 等“ 可视化” 阳性点; 然后是背部触诊, 临床一般单手双指滑触督脉, 由此 可感知督脉正中线是否顺直、 两侧督脉是否柔顺、 夹脊穴是 否存在条索硬结等状况; 最后是罐诊, 走罐后观察患者背部 的痧印, 以此观察督脉及夹脊穴的健康状况, 并为诊疗做 准备 [ 1 7 - 1 9 ] 。

治疗意义。临床给患者诊察后, 常发现夹脊穴处有异 常, 但是异常处也可在棘突间旁, 即上下两夹脊穴之间, 这就 无法解释夹脊穴的治疗作用, 将夹脊穴归入督脉后, 就有了 督脉经络理论的支持, 拓展了临床操作范围, 不仅仅局限于 一个点, 而是一条“ 治疗带” 。《 灵枢 · 阴阳二十五人》 《 素 问· 三部九侯论》 皆给出了刺血络的治疗方案, 诊察若见寒痹 内热者, 《 灵枢·寿夭刚柔》 建议针后宜辛温之品外敷, 而药熨 夹脊之法具有疏通督脉之功, 可有效振奋督脉之阳气 [ 1 9 ] 。

5  小    结

将夹脊穴归属于督脉, 首先突出了夹脊穴与督脉的紧密 联系, 其与同一水平的督脉经穴在部位上紧邻, 在功能上相 似; 其次, 细化了夹脊穴与后背正中线上督脉之间的差异性; 其三, 强调了“ 脊柱 - 督脉 - 夹脊穴” 的关联性和整体性, 尤其 是临床应用夹脊穴时, 需要与同一水平段的督脉经穴相比 较, 寻找其中的异同点。将夹脊穴归属于督脉, 不仅是理论 的发展, 也更有助于临床实践的指导。

来源:针刺研究 作者:刘力源 张建斌 金传阳 吴家昊
Tag标签: 夹脊穴(3)

栏目列表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