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经络疗法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经络系统 经筋与筋 筋的概念和体系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9-03-28
经筋定义及特性之启发
 
经筋作为经络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正在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目前对于经筋实质的研究, 各家见解虽异, 但对经筋的认识已渐趋于统一, 即经筋是涉及广泛, 有形有质, 全身可征, 多组织、多结构、多机制、多系统协调合作的有机整体[1]。然而, 将经筋体系划归于经络系统, 并没有使其学术上的特性得以彰显;对经筋实质的认识分歧实际上是被搁置了, 而不是更明确了。经筋的现代研究, 实际上是将一些被拟定对应的组织结构或复合结构当作经筋来研究, 虽然其成果在具体的组织层面上很有意义, 但实质上经筋理论的发展并未得到推动, 反而出现了停滞。这种局面导致了传统的经筋理论无法有效地指导现代临床实践, 进而表现为在临床应用环节出现缺失。
 
有鉴于此, 经筋学术现代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经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如何从中医自身的角度去理解和厘清这个概念, 是开展经筋研究中最关键和首要的一步。任何试图绕过这个步骤的跳跃式研究, 都将事倍功半, 甚至会产生悖论。本文基于《灵枢·经筋》, 在中医学术的范畴内探讨经筋的含义和特性, 及其在实际人体结构对应方面给予我们的启发。
 
经筋的含义
“经筋”一词仅在《灵枢·经筋》篇名中出现过一次, 且全文未见训诂。在后世医家的注释中, 对此篇名的论及仅见于明代马莳所著《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其曰:“各经皆有筋, 而筋又有病, 及各有治法, 故名篇”。按其语义, 经筋即为经中之筋。从古代汉语构词的角度来看:“经筋”是一个复合双音词, 属偏正结构, 即“经”和“筋”两字属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这说明:“经筋”一词指代的是一类特殊的筋, 这类筋的特殊性表现在其具有“经”的特性, 或者可以用“经”来进行标志。
 
从《灵枢·经筋》的内容来看, 该篇采用了固定的体例格式, 按手足三阴三阳之筋的条目, 分别对各部之筋的走行分布、其病症状、治疗方法进行阐述, 全篇论述共计十二部之筋。隋代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言“经筋”必冠以“十二”, 故而“经筋”一词又可视为“十二经筋”的简称, 即十二经部之筋。当然, 我们还需要将之放诸《黄帝内经》 (以下简称《内经》) 各篇中与类同的字词进行比对, 分别从经筋与经和筋的关系去考察, 进一步明确该词的所指。
 
经筋与筋
筋为五体之一, 广泛地出现于《内经》中, 该书中的筋多数是以单字形式出现的, 而由“筋”组成的复合双音词, 如:大筋、小筋, 宗筋、项筋、腘筋、维筋、腹筋、恢筋、经筋、婴筋、积筋、膂筋、缓筋、募筋, 以及筋膜、筋络、筋纽等, 皆零星出现于《灵枢》之中。在这些筋相关的概念中, 尤以经筋被冠以篇名, 并按照十二经分部一一进行阐述。由此可见, 《内经》对人体的筋有着丰富的认识, 而最为系统的记录则非“经筋”莫属。
 
1.经筋与筋的关系
从字义和逻辑上来说, 经筋与筋的关系存在着两种可能性: (1) 经筋的集合等同于筋的集合, 这意味着经筋是对筋部的另一种划分方法, 那么上述经筋以外的诸筋都应该包含在经筋的集合内; (2) 经筋的集合是筋的子集, 因此经筋具备筋的共性, 但同时经筋又和其它的诸筋或者一般意义上的筋有着一定程度的区别。经筋所指, 是按照十二经来划分整个筋部, 还是筋部中一类从属于十二经部的筋?这个概念上的分歧, 是造成我们在现代研究对经筋定位认识模糊的首要原因。
 
《素问·五藏生成篇》曰:“诸筋者, 皆属于节”, 这是筋的一般共性。《灵枢·经筋》对十二经筋的描述中, 亦多出现下肢经筋结于踝、膝、髀, 上肢经筋结于腕、肘、肩的条文, 这说明经筋在四肢部的循行特点符合筋部的一般特征。然而《灵枢·卫气失常》云:“筋部无阴无阳, 无左无右, 候病所在”, 似与《灵枢·经筋》以三阳三阴序列排布经筋之举有出入之处。此外, 《灵枢》言脉与穴的定位之时, 多处出现“两筋之间 (中) ”的字样, 此两筋系指为何未有明确阐释, 且难以与该部位偱行的经筋对照:如《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下臂, 行两筋之间, 入掌中”中的“两筋”当位于前臂屈侧, 该部为手三阴经筋, 手太阴之筋“行寸口外侧, 上循臂, 结肘中”, 手少阴之筋“结于锐骨, 上结肘内廉”, 且手心主之筋“与太阴之筋并行”, 则太少二阴经筋几乎各据前臂屈侧之内外两端, 若此处“两筋”所指为经筋的话, 则会造成实际取部过于宽泛, 无法有效定位的状况。这种情况提示了经筋与一般泛指之筋的相异性。
 
2.筋的概念和体系
如果“筋”概念内涵清晰、外延明确的话, 那么无疑对于经筋的研究大有裨益。但恰恰在这个基本概念上, 亦存在不确定因素。《内经》对于“筋”无明确训诂, 后世对筋的解析多从《灵枢·经脉》的“筋为刚”, 以及《素问·痿论篇》的“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着手。另外《说文解字》对筋字“肉之力也”的解释也作为重要依据用于筋概念的考析。因此, 目前从概念上确定筋的范围, 我们只能用排除法, 说筋是五体中皮肉脉骨以外的结构。
 
即便如此, 在《内经》原文中, 筋与脉、肉、骨的关系仍然显得十分密切, 而尤其与脉和肉更是彼此交融、难分。《灵枢·寒热病》曰:“络脉治皮肤, 分腠治肌肉, 气口治筋脉, 经输治骨髓”, 直将筋脉的关系, 比若皮与肤、肌与肉、骨与髓, 从而强调了筋脉在结构上的密切相关性。更有《灵枢·水胀》中“腹筋起”之文在《黄帝内经太素》中做“腹脉起”, 并注“腹上脉络见出”。又如中医外科的“筋瘤”一病, 所指皮肤中“青筋垒垒, 盘曲结若蚯蚓”, 若按照《内经》五体的划分, 筋瘤的病变部位实际位于皮部中浮络。由此可见在医古文有筋与脉同指一物的用法。
 
筋与肉的概念使用交互, 显得更加广泛和频繁。《内经》中“恢筋”“婴筋”“膂筋”等词, 实指其所在部位的肌肉。这种称肉为筋的现象, 多见用于中医骨伤科, 如清代宫廷正骨传承《刘寿山正骨经验》将人身诸筋记为485道[2], 根据实际触诊其形态来看, 多数对应了所指处的肌肉。此外《灵枢》在取穴定位中提到的“两筋”之间, 实际上即是在体表局部看到或触及到的与肌肉相延续的腱性结构, “腱”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筋之本也”, 亦提示了筋与肉的密切关系。
 
正是由于上述“筋”在表述上的不确定, 进而造成了我们对“经筋”的模糊解读:其是经络结构的蔓延, 还是肌肉, 抑或是腱性结构?对“筋”概念实体认识的分歧, 是造成我们现代研究中对经筋定位认识模糊的基本原因。
 
3.经筋与经
《灵枢·经筋》《灵枢·经脉》《灵枢·经别》《灵枢·经水》《素问·皮部论》等篇均采用了手足三阴三阳的体例来进行阐述, 从名称来看均是以“经”为纪, 这是《内经》时代作品的特征。极其需要注意的是, 人体“经”表示三阴三阳在人体的空间序列关系, 此概念一旦形成之后即不受实体脉的约束。正如“经筋”的出现, 《灵枢·经筋》和《灵枢·经脉》采用了相同的十二经分部体系来进行阐述, 表明经筋与经脉均受统于经, 并且是相互独立的概念, 二者之间不存在附属关系。
 
3.1经筋与经脉同源
《素问·阴阳离合论篇》中将三阴、三阳称为“三经”, 《内经》中多篇更是出现了“六经”, 以及“六经 (之) 脉”“六经络”的提法。《内经》“六经脉”概念的实体是足六脉, 足六脉形式的产生是古人重视足脉的结果, 这部分内容多形成于古脉书至《灵枢·经脉》之间的时段[3]。古脉书记足六脉只言三阴三阳, 而无“经”字, 结合《内经》的条文来看, “六经”的称谓是对足六脉三阴三阳之名的总结;而《灵枢·经脉》的成文则表明《内经》医学进一步将六经扩展到手臂, 形成手足十二经的做法。因此, 《内经》人体“经”的概念最初借助三阴三阳纪脉而产生, 其自然与脉的关系最为密切。后世言“六经”“十二经”, 多是承袭这一做法, 实质是“六经脉”或“十二经脉”的简称。
 
从现有材料的比较分析来看, 可以做出以下推测:就筋、脉、经三概念而言, 脉的概念形成最早, 然后古人启用三阴三阳的体系去纪脉, 由此产生了人体 (六) 经的概念, 在这个过程的后期, 古人又使用了经的概念来纪筋, 从而形成我们目前看到的《内经》十二经脉和十二经筋体系。此推论即经筋较经脉概念同源并晚出, 它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内经》的其它篇章没有经筋相关的条文出现, 且后世文献多将《灵枢·经筋》的内容并入经脉的系统, 并主要为针灸科所使用的现象。
 
3.2经筋独立于经脉
《针灸甲乙经》和《灵枢》的篇目编次均将经筋篇继于经脉篇之后, 自此后世皆效之。现有的针灸学教材均将十二经筋视为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 几乎已成定论。但是, 仍然有学者认识到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早在隋代的杨上善就在《黄帝内经太素·经筋》中注释道:“但十二经脉主于血气, 内营五脏六腑, 外营头身四肢。十二经筋内行胸腹郭中, 不入五脏六腑”, 及“以筋为阴阳气之所资, 中无有空, 不得通于阴阳之气上下往来”, 明确地指出经筋与经脉的不同之处, 并将经筋篇归于身度之卷, 不入经脉三卷。检索现代的文献, 经筋的独立性亦引起了部分专家的重视, 如赵京生[4]认为:“经筋与经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经筋是对筋的认识, 而非对脉的认识, 形成二者概念的基础不同, 因而在功能上与经脉也几乎完全不同”。薛立功等[5]指出:“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也就是说各有独自的物质基础和生理、病理规律, 将两者混为一谈是不利于经筋和经脉理论的研究和应用的”。及至近年来, 石璞砚等[6]明确提出:《灵枢·经筋》应该别于《灵枢·经脉》, 是完全独立的另一个体系。肖红等[7]提出:经筋系统与经脉系统应该是同属经络学说的两个相辅相成且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4.经筋文本的特征
由于当时古人的实际观测内容早已无从考据, 所以研究经筋最可靠的资料即是对经筋的文字记录, 现有的主要的原始资料为《灵枢》《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三书的经筋篇。所幸的是三版之间的文字出入较小, 说明传抄的底本同一, 且时间间隔较短, 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经筋篇的条文成文较晚, 靠近《内经》的成书时间下限。回顾六十多年来的经筋研究, 或许被我们忽视的正是文本所带给我们的直观信息, 即经筋具有什么样的形态和具备什么样的功能?
 
4.1经筋的形态特征
其一, 从创作体例上看, 古人笔下的经筋与经脉, 尤其是与古脉书中的脉, 采用了相同的三阴三阳经分部模式, 这说明经筋和经脉具有类似的外形结构和循行特征, 而且在肢体躯干部的散布规律大致相同。只有如此相似的总体形态特性, 才会使得古人使用同一种六经模式来命名标记筋和脉这两种不同的组织结构。当然在具体走行的局部, 二者仍然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二, 各部经筋在具体循行上, 阳经经筋存在较多分支, 阴经经筋无典型的“其支者”字样;其三, 在某些部位, 出现两筋相并, 相合的情况, 从条文的描述来看, “相并”发生于经筋循行途中, 而“相合”发生在该部经筋或分支的末段;其四, 经筋起于四末, 对其循行描述多集中于四肢和头面部, 各部经筋多与四肢关节部和头面部发生联系, 文中多用“结”字;其五, 手太阳经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肘内锐骨之后, 弹之应小指之上”, 说明该段经筋有感觉传应的功能, 此即俗称的“麻筋”。
 
4.2经筋的病治特点
经筋“其病”的症状多为转筋、筋急和疼痛, 以及肢体活动的障碍。而在各部经筋的病症描述中又各自有其特点, 如足、手太阳经筋条目中均有“项筋急”, 足少阳经筋条目中有“腘筋急”和“维筋急”, 足阳明经筋条目中有“腹筋急”。其中维筋有“从左之右”“并蹻脉而行”“左络于右”的特点, 并举例“故伤左角, 右足不用”, 将这一现象称为“维筋相交”。此外, 足、手少阴经筋所病, 严重者可出现“死不治”的较差预后。
 
诊疗方面, 在足阳明、足厥阴、手太阳、手少阴经筋条目中出现了寒热辨证, 指出“经筋之病, 寒则反折筋急, 热则筋弛纵不收”, 并强调“热则筋纵不收, 无用燔针”。然总十二经筋条目, 均有“治在燔针劫刺, 以知为数, 以痛为输”之文, 可推测当时经筋之病, 寒者居多的情况, 故而将十二月痹对应于十二经筋。另外在足阳明经筋病中, 详细记载了“卒口僻”的马膏、白酒和桂治疗方法, 此即为《内经》十三方之一。
 
5.经筋启发
《灵枢·经筋》的内容详实地记录了十二部经筋所起所结、其病和治法, 为我们呈现出了古人笔下言之凿凿的一种实实在在的人体结构。返观当下的现代认识, 如《针灸学》[8]教材将经筋视为“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 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依然是古人重经轻筋思想的延续;而目前学术界中所谓“经筋实质是以神经肌肉组织为主的更多组织”[9]的共识, 实际上是对各学者对经筋不同认识之间矛盾的无效调和, 其本身是在经筋概念上再现了现代研究对筋部实体认识的模糊。“善言古者, 必验于今, 善言气者, 必彰于物”, 我们研究中医经典, 是为了在现代医学研究中更加明晰地探索未知, 而非将已知的知识体系混淆。
 
从经筋的定义和特征征性描述中,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印象:经筋是中国古代医家在目视解剖条件下发现的一类重要的人体结构, 其整体形态与脉道类似:在分布上贯穿四肢、联系胸腹头面, 在排列上符合三阴三阳的六经体系;而在局部性状上表现为条束状的筋样外观和质地, 故而将其命名为经筋, 并归于筋部。联合《说文解字》的训诂, 从经筋“其病”的状态描述可以推测其功能为维持肌肉之力的正常发挥, 而一旦受到病邪的侵扰, 多表现为感觉上的转筋、拘急、疼痛, 以及运动功能的失司。此外, 值得关注的是少阴经部的经筋病变, 有危及生命的可能性, 提示该部经筋在人体生命结构方面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林星星, 董宝强.论经筋理论的整体观.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40 (10) :808-811
[2]奚达, 孙树椿, 马德水, 等.刘寿山正骨经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15-20
[3]贾杰, 赵京生.《内经》中经脉病候表述形式探讨.中国针灸, 2007, 27 (1) :63-65
[4]赵京生.针灸经典理论阐释.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3:76-77
[5]薛立功, 张海荣.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2-3
[6]石璞砚, 于铁成.《灵枢·经筋篇》理论体系的独立性浅析.江西中医药, 2010, 41 (3) :22-23
[7]肖红, 郭长青.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关系探讨.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 28 (10) :2860-2863
[8]石学敏.针灸学.7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13
[9]刘路遥, 马惠芳.经筋“实质”研究回顾.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 2011:308-314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刘斌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