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痛经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痛经中医验方 痛经膏组方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23-06-29
痛经是指妇女月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抽搐、坠胀,甚至引发腰骶部酸痛或恶心、呕吐、腹泻、头晕、汗出、行寒肢冷、乏力,甚至晕厥的一种病证,又称为“经行腹痛”。全国名中医吴熙是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对于月经不调、不孕症以及妇科疑难杂症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吴氏痛经膏”是吴熙验方,全方以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行气活血为治疗大法。
 
验方解析
 
“吴氏痛经膏”是吴熙根据临床经验,谨守病机而创制。

组方如下:党参、炒白术、生地、全当归、炙甘草、川芎、茯神、炒山药、熟地、炒白芍、石斛、菊花、桂枝、川续断、沙苑子、杜仲、菟丝子、炒萸肉、肉苁蓉、泽泻片、牡丹皮、炒枣仁、枸杞子、三棱、莪术、陈皮、制香附、鹿角、龟甲胶、阿胶、冰糖、蜂蜜。方中重用党参补中益气,白术、茯苓、山药益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茯苓渗湿利水,苓、术助脾运,使参补而不滞,山药益气养阴,肝脾肾同补,四药共补脾气,使气血生化有源。生地补血调经,当归入血分而能补血,芍药酸寒入肝脾,柔肝止痛,川芎辛温走窜,四药补血、和血、活血,动静结合,共奏补血调经止痛之效。山萸肉、巴戟天、肉苁蓉、菟丝子、沙苑子、川断、杜仲等药温补肝肾而益精血,阿胶、当归、白芍、熟地、枸杞子均归肝经,养血柔肝滋阴,合用共奏调补肝肾之功。方中配伍有熟地,入心肾滋补营血、滋阴补肾,与山萸肉、山药三药合用“三阴并补”,滋补肝脾肾三脏;泽泻利湿泄浊,茯苓健脾渗湿,牡丹皮清泄相火,三药谓之“三泄”,泄湿浊而降相火,相佐于大队滋补药,使补而不滞。莪术为化瘀血之要药,治疗女子癥瘕、月闭不通,张锡纯言“其性非猛烈而建功甚速”。莪术与三棱性味平和,两药破血行气、消癥止痛、活血化瘀,以治痛经“血瘀”之标实。陈皮行气燥湿化痰,防中焦气滞;香附气平而不寒,味多辛微甘苦,芳香走窜,行气解郁,调理气机,疏肝经之郁滞,二药使全方补而不滞。同时佐以石斛、菊花、炒枣仁等清热养阴安神之品,防滋阴厚腻之品化热而碍胃扰神。叶天士认为“草木药饵,总属无情”,治疗月经不调等奇经之病,当用血肉有情之类。方中阿胶、鹿角胶、龟甲胶共用,可填补真阴精血。再加入重浊、厚腻之冰糖、蜂蜜,以通达冲任而养奇经八脉,调和诸药同时可收汁成膏。该方用药时时考虑顾护精血,以求温而不燥、补而不滞,并兼顾情志因素,全方健脾益气养血、调补肝肾、活血行气,以奏调经止痛、消癥之功。
 
典型医案
 
刘某某,女,38岁,2018年12月20日初诊。患者以“进行性痛经半年”为主诉,近半年来出现经期下腹部疼痛,呈进行性加重,影响正常生活,需要卧床休息,喜按,伴有肛门坠痛及腰部酸痛,神疲乏力,头晕,月经周期、经期正常,经量较前稍有减少,色淡,夹有血块,纳欠佳,寐尚可,二便自调,舌质淡红,胖大有齿痕,脉沉细。平素月经规则,量适中,色暗红,无血块及痛经。妇科检查:子宫后方可触及1个直径1.0cm的疼痛性结节,右附件区增厚感,轻压痛。既往顺产1子,流产4次。
 
诊断:痛经(气虚血瘀兼肝郁肾虚型),西医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平滑肌瘤。
 
方药:吴氏痛经膏,每次10g,每日2次,服用10天。
 
2019年1月17日二诊:月经量中,色淡红,偶有血块,仍有痛经,较前缓解。纳寐尚可,二便自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上方继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后,痛经症状基本改善,门诊随访痊愈。
 
按此患者素体体虚,脾虚纳差,则气血生化乏源,气血虚弱,正虚邪恋,久病愈虚,气虚无力运血,血不行而成瘀,瘀阻胞宫,不通则痛;又因多次堕胎损伤胞络,而胞脉系于肾,肾气亏耗,精血亏虚,冲任失养,胞脉不利则致行经后少腹疼痛;腰为肾之府,肾虚则伴腰痛下坠,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脑为髓之海,肾虚则髓海不足,清窍失养,故见头昏。《景岳全书·妇人规》中提出“调经之要”贵在健脾补肾,“补脾胃而资血之源,养肾气而安血之室”,知此二者,乃尽善也。健脾益气,资其化源,则气充血沛;调肝补肾,则精充血盈,养其冲任,经行通畅,痛自消,病乃愈。吴熙在临床上,根据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自制“吴氏痛经膏”治疗虚性痛经,从整体上调节机体脏腑阴阳平衡,达到扶正以祛邪、调经以止痛之目的,疗效显著。(郑萍萍 福建中医药大学  王小红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Tag标签: 痛经(44)

上一篇:王小云针药并用治疗妇科疾病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