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骨伤病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强直性脊柱炎“龙骨针”针刺结合通脉温阳灸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8-09-29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 种慢性炎性反应的全身性疾病, 以骶髂关节和脊柱 炎症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 僵硬、 活动受 限 [1 ] 。我国 AS 患病率为 0. 3%左右 [2 ] , 目前尚无特 效的治疗方法, 但中医治疗本病具有一定优势, 临床 随师治疗 AS 1 例, 疗效显著, 现介绍如下。

患者男, 45 岁。主因腰骶反复疼痛 3 年, 伴腰 骶部活动受限 1 个月余, 于 2014 年 6 月 3 日在安徽 省针灸医院门诊初诊。患者 3 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 腰痛, 呈酸痛感, 晨起明显, 活动尚可。于安徽医科 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检查, 人类白细胞抗 原- B27( + ), 骨盆 X 线示骶髂关节虫蚀样改变, 并 诊断为 AS。予以口服布洛芬, 每次 1 粒, 每日 2 次; 柳氮磺吡啶, 第 1 周每次 0. 25 g, 每日 3 次, 随后每 周增加 0. 25 g, 达 1 g 时停止增加, 改为每日 2 次。 停药后仍有疼痛, 病情控制不佳, 为求进一步诊治遂 来就治。体格检查:腰骶部疼痛, 伴活动受限, 夜间 翻身困难, 晨僵明显, 持续时间大于 1 h, 颈项强直, 伴有胸闷, 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 体倦乏力, 二便调。 舌质淡, 苔薄白, 脉沉细涩。查体:腰骶部压痛( + + ), 腰椎前屈 10°, 侧弯 10°, 左右旋转 30°, 双髋屈 伸受限, 4 字试验( + ), 红细胞沉降率:56 mm/h, C 反应蛋白:62 mg/L。中医诊断:骨痹, 证属肝肾亏 虚、 督脉瘀滞;西医诊断:AS。治疗原则为补益肝 肾, 通络强督。予以中药和“龙骨针” 配合通脉温阳 灸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

针刺 “龙骨针” 结合通脉温阳灸 :“龙骨针” 以脊 柱为轴, 针刺督脉(大椎至腰俞)穴、 双侧肾俞、 气海 俞、 大肠俞、 关元俞, 形似龙骨故命名为“龙骨 针” [3- 4 ] 。操作方法:取患者俯卧位, 局部常规消毒, 用 1. 5 寸毫针, 督脉各腧穴予以由大椎向腰俞方向 平刺 1. 0 ~1. 2 寸, 双侧肾俞、 气海俞、 大肠俞、 关元 俞予以直刺0. 8 ~1. 0 寸, 诸穴进针得气后均采用平 补平泻法, 中间行针1 次, 留针30 min。

通脉温阳灸法是国家级名老中医蔡圣朝教授在 梅花针灸学派几代人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临床经验, 探究异与其他铺灸的一种灸法。定位:患者放松俯 卧于床上, 在治疗部位, 背、 腰、 骶 3 部, 即督脉、 膀胱 经循行区域, 由“大椎” 至“腰俞” 穴, 涵盖膀胱经第 一侧线、 督脉、 夹脊穴。操作方法:(1)在艾灸范围 内常规消毒, 将灸液和灸药撒于所灸部位并在上面 铺一层纱布(80 cm ×100 cm)。自制灸盒(专利号: ZL201020259893. 9)放置于定位处。(2)将 1. 5 kg 的生姜粒(0. 5 cm ×0. 5 cm ×0. 5 cm)铺在灸盒内, 将捏好的艾柱(2 cm ×2. 5 cm)点燃放置于生姜上。 (3)用纸盒扣住铺灸部位, 并将其连接在排烟管上。 (4) 灸完第 1 壮后, 再次铺灸柱进行第2 壮, 共灸 3 壮, 约 3 h。(5)结束后用两手提起纱布 4 个角将 灸盒与生姜取下。热度以患者感觉局部温热舒适无 灼痛为宜, 以皮肤潮红为度。若施灸处出现小水泡 则可自行吸收;水泡较大时, 将其刺破, 并将内部液 体放出, 再用碘伏消毒, 注意创面卫生以防感染。每 5 日治疗 1 次。

同时辨证分析患者乃先天禀赋不足, 肾精亏虚、 筋骨失养则腰骶疼痛。病程日久, 脾胃运化不足, 痰 湿内生;正气亏虚, 瘀血内生, 痰瘀痹阻经络, 则缠绵 难愈。中药处方:桂枝 10 g, 炒白芍15 g, 防风10 g, 炒川断 10 g, 杜仲 10 g, 当归 15 g, 川芎 10 g, 全蝎 4 g, 甘松 10 g, 秦艽 15 g, 豨莶草 15 g, 威灵仙 20 g, 炙甘草 6 g, 狗脊 10 g, 每日 1 剂, 共 20 剂, 水煎取汁 300 mL, 早晚分服。二诊(2014 年 6 月 26 日):服药20 剂后, 腰骶部疼痛减轻, 活动受限好转, 晨僵明 显, 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 体倦乏力, 舌质淡暗, 苔薄 白, 脉沉。方为炒白芍 15 g, 甘松12 g, 鸡血藤15 g, 炒川断10 g, 细辛10 g, 当归15 g, 川芎10 g, 狗脊10 g, 炒白术 15 g, 桑寄生15 g, 豨莶草15 g, 全蝎15 g, 防 风10 g, 秦艽 15 g, 每日 1 剂, 20 剂。三诊(2014 年 7 月15 日):服药 20 剂后, 晨僵, 腰骶部疼痛明显减 轻, 活动受限好转, 体倦乏力, 舌质淡暗, 苔薄白, 脉 沉细。方为羌独活各 10 g, 威灵仙 20 g, 桂枝 10 g, 白芍10 g, 桑枝10 g, 细辛4 g, 全蝎6 g, 鸡血藤20 g, 狗 脊10 g, 桑寄生10 g, 秦艽20 g, 当归15 g, 川芎10 g, 每日 1 剂, 20 剂。患者腰骶部疼痛基本消失, 其他 症状明显缓解, 化验指标红细胞沉降率、 风湿因子和 C 反应蛋白均正常。

讨论

AS 多见于青年男性, 发病缓慢, 早期无 明显症状, 部分患者伴有关节外系统病变。本病多 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 督脉空虚而致。AS 的基本病 机为禀赋不足, 肝肾精血不足, 肾督亏虚, 风寒湿之 邪乘虚深侵肾督, 筋骨失养, 瘀血痹阻。其性为本虚 标实, 肾督虚为本, 风寒湿为标。治疗以补肾强督为 原则。辨证为肝肾亏虚、 寒湿痹阻、 督脉瘀滞, 治疗 以补益肝肾、 散寒除湿、 化瘀通络为大法。其中运用 炒川断、 杜仲、 狗脊、 桑寄生补益肝肾, 强筋健骨;川 芎、 鸡血藤、 白芍、 当归共奏补血不留瘀, 化瘀不伤正 之功;防风、 豨莶草、 桑枝、 秦艽、 全蝎共用可达祛风 湿、 利关节、 通络止痛。针刺“龙骨针” 直指病灶, 具 有逐瘀化滞、 散结通络之效。通脉温阳灸能激发和 调节督脉、 夹脊穴、 膀胱经穴以及五脏六腑背俞穴的 功能, 具有通脉温阳、 散寒祛风、 疏通经络、 调理脏 腑的作用 [5 ] , 针灸结合共奏温补肾强督、 活血通络 之功。

AS 属中医学“骨痹” 范畴 , 《素问·长刺节论 篇》 记载 :“病在骨, 骨重不可举, 骨髓酸痛, 寒气至, 名曰骨痹。 ” 故其病多位于腰骶、 脊柱。腰为肾之 府, 脊柱为太阳经及督脉循行所在, 本病多因肾气亏 虚, 督脉空虚致邪毒壅滞, 气血阴阳失调, 风寒湿邪 乘虚侵袭人体, 使得肾虚骨损, 督脉闭阻, 气血瘀阻 所致。治疗 AS 原则为补肾温阳, 散寒祛风, 活血通 络, 治疗上运用针刺腧穴通过经络的传输传导, 激发 经气调整脏腑气血, 调动人体内在抗病能力, 起到扶 正祛邪、 防治疾病的作用。通脉温阳灸施灸面积广, 时间长, 温通力强, 其中督脉为诸阳经之会, 循脊入 脑, 并与肾相络, 主气主阳, 统帅一身阳气, 又称“阳 脉之海” , 艾灸督脉可振奋一身之阳, 调动机体内 因, 恢复五脏功能, 使阳气强盛, 五脏振奋, 平衡阴 阳, 经脉畅通 [6 ] 。足太阳膀胱经所过之背俞穴可疏 通调节膀胱经所过之处的经络气血, 起到温经通络、 散寒除痹、 调和气血、 化瘀通络等作用, 能够升血中 之气, 通气中之滞, 从而达到通诸经、 除百病之功, 再 配合中药达到补益肝肾、 化瘀通络之效。故针灸结 合中药治疗 AS 可协同作用, 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

来源: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作者:王明明 蔡圣朝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