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针灸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张崇一临床“取穴六法则”针灸诊疗新方法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9-03-20
张崇一与《针灸易学新法》
 
张崇一先生于1956年所撰的《针灸易学新法》 (以下简称《易学新法》) 一书中, 详尽地介绍了自己的独特经验与采集的民间经验, 发挥颇多, 至今仍对针灸临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笔者有鉴于此, 简介于下。
 
1 张崇一生平简介
张崇一 (1893—1988年) , 河北定州市东内堡村人。早年毕业于河北定县师范学校, 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后受《大公报》刊发的《什么可以拯救人类》一文的影响, 立志学医, 然因家贫无力入学, 便刻苦自修中医。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卫生科员、医联主任、专区卫生所长、省卫生厅医生等职。曾拜北京名医施今墨为师。1951年, 在《河北卫生》发表了《针灸管见》一文。1956年出版《针灸易学新法》, 本书多次印刷发行, 影响很大。之后又在此书的基础上编写了油印本的《张崇一简易针灸新法》[1]《针灸易学新法讲义———常见病证看图扎针》[2]等, 并在河北省万全县等举办学习班介绍推广。1958年11月河北省中医中药展览会对其事迹予以介绍, 并赠予其“敢想敢干, 独树一帜”的镜匾。河北卫生厅也在“介绍河北省中医中药工作经验”中对其予以表彰。1959年2月退休后, 回原籍仍致力于理论研究和医疗实践。1982年又与其女张平合著《灵枢经类粹今识参西》。1988年辞世, 享年95岁[3,4,5]。
 
2《易学新法》的影响
张崇一根据《灵枢》《针灸甲乙经》等文献, “结合十多年的教学和临床治疗经验”整理出版了《易学新法》一书。虽然张氏声明本书是本“浅学简编的小册子”, 是用来抛砖引玉的, 但是《中国针灸文献提要》予以很高的评价:“此书的病名与治疗方法较有特色, 不同于一般针灸书。”[6]故其一经问世便受到针灸界重视, 作为参考文献予以引录, 书中的许多经验至今仍对临床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1975年台湾针家杨维杰在所著《针灸经纬》的第8章收录了《易学新法》中“经络变态反应”的内容[7], 2006年所著《针灸宝典》除在“病证经验刺法”中仍收录本书“经络变态反应”的内容外, 还将“外感症”和“内伤症”以“张崇一病变及反应取穴经验”之称作为附录收入书中[8]。2008年王富春、洪杰主编《针灸对症治疗学》中收录了本书治疗“小儿风疹”“吞酸”“舌强”“尿血”和“胃脘痛”等疾病的经验[9]。
 
3《易学新法》的学术特点
本书共分3卷。第1卷为“针灸经穴图注”, 介绍了针灸经络腧穴和针灸技术操作的基本知识;第2卷为“针灸速成取穴六法”, 即张氏总结的取穴方法;第3卷“针灸诊疗新法”则是根据病变反应的症状进行诊治。
 
3.1强调经络学说是基础
《易学新法》首先指出“十四经脉是针灸学诊断、治疗的基础”, 并批评“今有人把经脉名称改掉, 另立名称, 是不知经脉是实有其物, 实有其用”。本书逐一介绍了十四经脉在体表的循行路线。同时对144个主要经穴的取穴方法予以介绍, 加上后面介绍的18个奇穴, 计162穴。张氏认为, 这些穴位“经常用治全身体表、内脏及脑脊髓等症 (各经通用) ”。为了让读者直观了解经穴位置, 书中插用了19幅裸体男性的经脉穴位图, 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本书首次对经穴的主治进行了总结, 认为“凡全身各条经脉所在的部位, 不分内外有什么病证都能主治” (即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 ;“凡全身所有经穴的疗效, 不分什么情况的病证, 都能适应有效” (即经穴所用, 同症同穴) ;“凡各经、各穴, 不论主治其脏腑与否, 只要是那脏腑的病证, 反应在它的部位时, 它就能主治” (即反应所现, 主治所及) ;“每一个穴, 都治它本部位的病证, 还主治上下、左右的病” (即经穴所处, 主治所在) 。张氏重视肘膝以下各穴, 认为其“主脏腑诸病”。此外, 张氏还认为很多经穴具有特异性, 如膻中、少泽下奶, 百会治脱肛, 涌泉治牙关紧闭等。
 
3.2 创立“一元气血论”, 以病变反应为准则
张氏创立了“一元气血论”, 认为人体是气血相通的一个整体, 上下、左右都互相感应。“内外病变, 是有互相影响的。”“凡脏腑病患都要直接反映到皮肤经脉上来, 发生一种症状;而皮肤经脉上所有病患, 也同样反映到脏腑里去发生一种症状。”“凡头、项、胸、腹部、腰、背及其他脏腑病证, 都可在四肢上按经脉取穴。”“凡胸膈以上的脏器病多取手经的穴, 胸膈以下的脏器病多取足经的穴”。
 
各种病证在诊治上, 不可孤立的“头痛治头, 脚痛治脚”, 应该找出主要原因。如四肢痛证, 有因胃病所致, 有因肝病所致, 有因外感病所致。如腰痛腿痛, 经检查后, 腹中有积块, 单治积块, 积块越消, 腰腿痛越轻。这种疗法常奏奇效, 并根治许多病证。在使用时还是要按病证反应为目的。刺激穴位不仅能治局部一切病证, 也能治全身的各经脉的病变。脏腑病变也不一定反应在本经脉, 全身的经脉都可能有反应。《易学新法》详细指出:“头有病可针脚手, 手脚病也可针头。头脚病可针腹背, 腹背病可针手脚。左病可针右, 右病也可针左。左右病可针中脘, 中脘病也可针左右。”但一定要根据症状反应进行取穴, 不可主观用死穴。张氏还认为, 每条经脉的上中下3段所有穴位, 对一般病证都可相互主治, 互相通用。如印堂治疗头痛, 也治疗脱肛、腹泻;承浆治疗口舌, 也治疗经血;百会治疗中风, 也治疗四肢逆冷等。同时《易学新法》也强调穴位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及特异性。
 
3.3 浅刺不用手法
《易学新法》认为, 由于古代针灸和外科同属一门, 故《灵枢》等文献记载的补泻手法, 其目的是为了放出血液及脓毒, 这是针治痈疽所用的手法。所谓“轻、重、捻、转等手法, 对针灸毫无关系”, 故“概不采用”。而针刺后身体的变化, 是“气血交换转变的自然, 所谓生理刺激反应”“绝不是什么手法所能控制而生的”。
 
张氏提倡浅刺, 反对深刺, 更不主张刺激神经干。《易学新法》认为古书记载的针刺深度分寸是“周朝时代的分寸”, 而同身寸则是用来计量体表分寸的, 两者不一。张氏认为针刺的深度, 头部、面部、胸背部、腹部及四肢各不相同, 并以谷粒、麦粒之横竖径为度。在《针灸易学新法讲义》中又补充了小儿针刺深度。一般不留针, 只有患处疼痛无红肿、久病失治、功用废止、要求立效时方予以留针, 但最多不超过20min。
 
本书所用的治疗方法, 除了针刺、温灸和按摩, 还有放血、刮痧等民间疗法。书中所载的散刺一法, 系张氏独创之法。其法用针极多, 进针极浅, 不穿入肉, 以治皮肤大面积的病证。
 
3.4 提出临床“取穴六法则”
所谓“法则”即方法和规律。张氏对《灵枢》所载的经刺、输刺、奇邪刺、络刺等刺法进行了研究, 并结合自己的经验, 提出临床取穴的6个法则。为了使学者能迅速学习掌握针灸疗法, 每一法则之后又附有病例数则, 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张氏后来以此6个法则为基础, 培训学员, 对针灸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第1法则为“病部取穴法”, 即局部取穴;第2法则为“经腧取穴法”, 即远道取穴法;第3法则为“同经异用、异经同用法”;第5法则为“治标本取穴法”, 即“治病必求其本”;第6法则为“经外腧取穴法”, 所谓“经外腧”, 即“奇穴”或“经外奇穴”。
 
其中第4法则为“刺热取穴法”, 实际是张氏治疗外感热病的经验用穴和体会。《易学新法》认为, 凡有外感发热症状, 不论病因、病位先针解热穴。待热退后, 再随症针治。只要有发热病证, 便可根据《灵枢》的记载及“热病五十九刺”进行治疗。张氏临床上治疗热证只用风池、大杼、风门、合谷、阳陵泉数穴, 或加百会, 简单而有效。
 
3.5 针灸诊疗新方法
《易学新法》第3卷为“针灸诊疗新法”。本卷约占全书二分之一, 为本书之精华, 分为“经络病变反应及其在治疗上的应用”及“病证经验刺法”两部分。
 
《灵枢·刺节真邪》中记载:“用针者, 必先察其经络虚实, 切而循之, 按而弹之, 视其应动者, 乃后取之而下之。”张氏认为经脉互相贯通, 脏腑病可直接反映到皮肤经脉, 而皮肤经脉之病也会反映到脏腑, 内外病变, 互相影响。一切病患的反应, 不形成一种气色, 便形成一种形迹, 也有反应在功能之上。张氏根据古代文献, 结合自己及民间、同道的临床经验, 提出“经络病变反应”有疼痛、酸懒、麻木、压重、水肿等20种, 每种后面还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和“具体治法”。针刺之后, 体表症状好转, 脏腑病变也好转。张氏认为单独治疗脏腑, 是不易为功的。
 
在“病证经验刺法”中记载外感、痢疾、百日咳、经崩、哮喘、肥胖等内、外、妇、儿科常见病证和疑难病证共78个。其中不乏呕血、吐血、霍乱、大脑炎、急性阑尾炎等急症及传染病, 说明张氏临证经验极其丰富, 也为针灸治疗急症提供了思路。
 
本书还对针具的消毒、治疗时的注意事项、晕针及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
 
4 小结
由于时代的原因, 《易学新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如对手法存有偏见;将张介宾《类经图翼》误作《张氏类经》;“肓募”误作“肓膜”, “关元俞”误作“元俞”, 把“阿是穴”也纳入奇穴之中等。但瑕不掩瑜, 《易学新法》中宝贵的临床经验和方法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崇一.针灸易学新法[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56.
[2] 张崇一.针灸易学新法讲义——常见病证看图扎针.油印本.年代待考.
[3] 盛志杰, 何平均, 郭建祥, 等.定州市科学技术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0:253-254.
[4] 韩振京, 成国申, 陈国华, 等.定州风物志[M].《定州风物志》编纂委员会, 2001:383.
[5] 保定人物志编辑委员.保定人物志[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587-588.
[6] 王德深.中国针灸文献提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222-223.
[7] 杨维杰.针灸经纬[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3:168-185.
[8] 杨维杰.针灸宝典[M].美国中医文化中心, 2006:298-300.
[9] 王富春, 洪杰.针灸对症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8:281, 402, 416.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方超君 叶明柱
Tag标签: 针灸(115)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