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推拿按摩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新生儿黄疸 小儿推拿手法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9-11-18
小儿推拿配合抚触护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又称高胆红素血症,主要由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肝酶不成熟、排出障碍引起,可引起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者可致死亡[1]。因此,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尽早明确诊断,尽快降低黄疸指数及胆红素水平至关重要。笔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基础上,采用小儿推拿手法结合标准抚触,对其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的作用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山西省儿童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治疗的10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抚触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2例,女28例;足月儿46例,早产儿3例,过期儿1例;体质量低于2.5 kg 3例,体质量2.5~4.0 kg 43例,体质量4.0 kg以上4例;1 d内出现黄疸的患儿2例,2~7 d出现黄疸的患儿40例,7 d后出现黄疸的患儿8例;血清胆红素水平221~256 μmol/L 11例,257~342 μmol/L 33例,超过342 μmol/L 6例。抚触组男24例,女26例;足月儿44例,早产儿4例,过期儿2例;体质量小于2.5 kg 5例,体质量2.5~4.0 kg 40例,体质量4.0 kg以上5例;1 d内出现黄疸的患儿3例,2~7 d出现黄疸的患儿37例,7 d后出现黄疸的患儿10例;血清胆红素水平221~256 μmol/L 14例,257~342 μmol/L 28例,超过342 μmol/L 8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2]:黄疸发生在患儿出生后24 h内,血胆红素>102 μmol/L;早产儿血胆红素>255 μmol/L,足月儿血胆红素>220.6 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26 μmol/L;血胆红素每日增幅>85 μmol/L;黄疸持续超过2~4周,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满足以上任意1项均可确诊。患儿家长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合并有器官、血液系统等严重疾病或遗传性疾病者;生理性黄疸者;母乳性黄疸者;不能完成治疗者;有先天性疾病和严重并发症者。
 
2 护理方法
2.1 对照组
遵医嘱进行以下常规对症护理,5 d为1个疗程。①喂养护理。按新生儿生长需求精细化喂养,以母乳喂养为主,常规每隔3 h喂养1次,防止新生儿脱水。严格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发现有吮乳无力、精神萎靡、神情呆滞、烦躁不安、惊惕哭闹、抽搐、双目斜视、项背强直等症状时,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并遵医嘱处置。吮乳无力患儿应缩短喂养时间,少量喂养,严重者给予鼻饲喂养,使患儿获得足够营养和热量。需要服药患儿在遵医嘱给药时取半卧位,抬高患儿头部喂药,服药后保持新生儿侧卧位,轻拍患儿背部以防发生呕吐,随时记录呕吐及大小便情况。②预防感染护理。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患儿皮肤护理,每2 d进行皮肤清洁;每日进行脐部、臀部、会阴部护理,防止发生院内感染或尿布疹;每日清洗保温箱1次,每周消毒1次。抗生素静脉滴注时,严格遵医嘱控制药物剂量及浓度,根据不同输注药物控制输注速度,避免高血糖或循环充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口服治疗黄疸药物,如苯巴比妥、酪酸梭菌活菌散等,应使用30~40 ℃的温水2 mL送服。③光疗护理。在保温箱内给患儿戴好护眼罩,用黑布条包好会阴部,打开冷光源进行蓝光照射治疗。照射时间为6~8 h,每日2次。光疗前后检测并记录患儿黄疸指数、体温、心率,观察患儿面、唇颜色和黄疸消退情况,以及皮肤是否有干燥脱水现象,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向医师报告,并遵医嘱调整光疗时间及给予补液治疗。光疗期间患儿每2 h翻身1次。
 
2.2 抚触组
在上述护理基础上行中医小儿推拿结合标准抚触。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护理人员在上午2次喂奶间期对患儿进行上述干预,每次15~20 min,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①国际标准抚触法。新生儿全身裸露,按操作标准顺序从头面部、胸部、腹部、四肢、手、足、背部抚触,力量由轻到重,并揉搓大肌肉群,具体如下[3]。A.头面部:术者两手拇指指腹从患儿前额中央向两侧移动,再从下颌中央向外侧上方推动,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并拢从前额发际向后触摸至后发际,于耳后乳突处停止,并用食指指腹轻柔按压。B.胸部:双手同时从一侧胸部外缘向下划弧至对侧胸部外上缘。C.腹部:两只手依次从右下腹至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作圆弧形抚触。D.四肢:两手合拢分别握持患儿各个上肢、下肢,由近端向指(趾)端滑行,捏揉肌肉、关节部位;上肢比下肢力度稍轻。E.手、足:用拇指指腹对各指(趾)掌(跖)面向远端推动,对各小关节进行挤捏。F.背部:取俯卧位,两手置于脊柱两侧,掌面轻触皮肤滑向外侧。进行抚触操作的护理人员通过目光与患儿进行感情交流,操作时要求动作规范,手法熟练,力度轻柔,每个动作重复5次。②小儿推拿手法。A.补脾经:左手拇指、食指夹持患儿右拇指,右手拇指循患儿拇指桡侧缘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30次。B.清肝经:左手固定患儿右食指,右手拇指沿食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30次。C.清大肠经:左手拇指、食指夹持患儿右食指,右手拇指循食指桡侧缘从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30次。D.摩腹:用治疗巾覆盖患儿腹部,右手四指并拢,以指腹为着力点绕脐做顺时针摩腹3 min,注意要做到皮动肉不动,不能带动腹部深层组织。E.捏脊: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捏起脊柱两侧皮肤和皮下组织,双手交替捻动,自臀横纹至第7颈椎下,重复3遍。在标准抚触法操作到相应部位时加入同部位小儿推拿手法。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黄疸指数及不良反应情况。患儿黄疸指数采用JH20-1B经皮黄疸仪垂直置于患儿前额眉心偏上进行定点检测。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治疗1、3 d后,两组患儿黄疸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抚触组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两组患儿护理期间均未出现光疗并发症、皮肤感染、腹泻等不良反应。
 
表1 两组病理性黄疸患儿黄疸指数比较(mg/dL,x¯¯±s)(mg/dL,x¯±s)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治疗1 d 治疗3 d 治疗5 d
抚触组 50 17.66±1.70 14.72±1.63 11.09±1.14▲
对照组 50 17.94±1.83 15.48±1.29 14.63±1.26
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4 讨论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儿科多发急性重症。新生儿感染、溶血病、肝炎及血清胆红素过多等常可导致血清不能与胆红素有效结合,引起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过度升高,同时新生儿小肠对胆红素回吸收增加,血清内胆红素浓度持续升高,严重时极易诱发胆红素脑病,损伤患儿神经系统,引起智力低下等后遗症。研究表明,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多与排便时间密切相关,尽快排出胎便,促进肠道循环,降低血胆红素含量,可有效治疗及预防病理性黄疸[4]。蓝光照射是临床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儿血内未结合胆红素,切断其通过血脑屏障,促进生成水溶性结合胆红素并排出体外,避免或减轻胆红素脑病的神经毒性伤害。研究显示,部分病理性黄疸患儿经蓝光治疗后,短时间内疗效不显著,胆红素仍处于较高水平[5]。
 
本研究将小儿推拿手法结合标准抚触应用于病理性黄疸患儿。抚触时治疗信息会通过机体体表的触觉感觉器沿神经传达至大脑,由大脑发出指令增加迷走神经活性,增加胃泌素及胰岛素的释放[6],增强胃肠道的吸收功能及对胎粪的排泄功能。抚触背部能兴奋脊髓排便中枢,促进胎粪的排出,使胆红素从肠道重吸收减少,血清结合胆红素含量降低,黄疸指数下降[7]。抚触结合穴位、经络较传统的抚触优势更为明显[8]。小儿推拿以中医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脏腑学说及经络学说等为理论指导,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通过各种手法刺激特定穴位,使小儿经络通畅,气血充盛,达到提高正气、调整脏腑、祛病保健的目的。临床操作时手法宜轻快柔和,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疗效可靠,尤其对消化道疾病有显著疗效。补脾经可达到补益脾胃的作用,促进患儿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加食欲;捏脊法可以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9];摩腹可健脾和胃,理气消食;清肝经能疏通经络气血,调畅气机;清大肠具有清热通便、消食导滞的功效。以上小儿推拿手法安全可靠,能提高小儿脾胃功能,增加食欲,促进患儿消化吸收和通便功能。
 
本研究结果表明,小儿推拿结合标准抚触应用于病理性黄疸常规治疗后的护理中,可更快降低病理性黄疸指数,明显优于单纯对症护理的患儿。此护理方法安全有效,可快速降低患儿黄疸指数,缩短黄疸消退时间,有利于患儿康复,减少家庭经济负担,在临床工作中深入研究、广泛推广。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 作者:孟俊卿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