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针灸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自身针感体验研究总结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8-08-23
孙学全(1942—) ,主任医师,全国 500 名名老 中医之一,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 殊津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专业技术 拔尖人才”称号,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 遴选为“国际医学名人” ,孙学全全国名老中医药专 家继承工作室指导老师,获全国优秀医务工作者、全 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从事 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60 余年,学验俱丰,善 用针灸和中药配合治疗心脑血管病,肝胆、脾胃病, 妇科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和骨骼与关节等疑难杂 病。孙老通过 60 余年自身针感体验,对针感提出了 新的认识。

针感即医者将毫针刺入患者机体后所产生的感 应,又称“得气”或“气至” ,这一称谓已得到针灸 界之共识。 “得气” 一词首见于 《素问· 离合针邪论》 : “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 转针,以得气为故” 。针感应包括医患双方的感觉和 反应。该文重点研究和阐述“患者的针刺感应” ,简 称针感。 针感反应是针灸治疗作用产生的关键因素之 一,是判定医生针刺操作正确与否、患者经气盛衰、 疾病预后转归、临床治疗效果有无的重要依据 [1] 。因 此自 《内经》 后历代针家对针感都很重视且多有阐发。 然而纵观历代有关针灸资料, 极少针家阐述自身针感 的体验,对针感产生的原因、针感的性质、针感传导 的特点等尚缺较全面和较深入的研究和整理。

孙老从 60 余年前学针灸之始即在自己身上针 刺,体验针感和训练手法,也给自己治病。60 多年 来孙老先后得过近 20 种病症,都在第一时间用针灸 自己治疗,特别是近 10 年来,因患冠心病、胆囊炎、 胆石症等,一直长期坚持自己针刺治疗,所针的穴位 达 50 余个,通过上万次的自身针刺体验,对针感的 有关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整理,内容如下。

1 针感的表现形式

1.1 针感的性质

根据针感的不同, 孙老将其分为单式针感和复式 针感。单式针感,感觉为酸、麻、沉、胀、疼、烧灼 感、触电感、蚁走感、触摸感等;复式针感表现为酸 麻感、酸疼感、酸胀感、沉重感、麻胀感、麻酥感、 刺痛感、疼胀感等。不同的穴针感差异很大,即使同 一个穴因针刺的角度和深度不同针感也不同, 有时针 感轻微, 有时针感重, 有时针感单一, 有时针感多样。

1.2 针感的传导方向

1.2.1 针感的传导方向与穴位的组织结构有关 如针刺到坐骨神经、正中神经时针感向趾、指端 放射;针刺到骨膜时仅局部胀沉感,如针刺头部的穴 位。针刺到经脉时针感向心传导,针刺到血管或淋巴 管时局部或周边胀沉,如有时在针刺内关、曲池等穴 时,上臂内侧或肩峰部位产生胀痛感,这可能是针刺 到血管或淋巴管时的应激反应。

1.2.2 针感的传导方向与穴位、 针刺方向、 针刺深度 有关

不同的穴位、不同的针刺方向、不同的针刺深 度,针感的传导方向均不同,一般情况下,胸腹、 头、面及四肢肘膝以上腧穴的针感在局部或向周边 放射, 四肢肘膝以下腧穴的针感向远端或近端传导。 即使同一个穴位,取穴的体位不同、针刺的方向不 同、针刺的深度不同,传导的方向亦可能不同。如 针刺内关穴有时向远端(手指)传导,有时向上臂 内侧及胸前的上部传导,有时仅局部有针感;有时 同时向相反的方向传导,如针刺曲池穴针感可同时 向肩峰(肩髃穴)及向指端(合谷穴)传导。还有 在同一时刻、在同一个穴位针刺,也会产生不同的 针感方向,或同时产生几种针感方向。如曲池穴可 传导至三间、合谷穴处、肺经的拇指内侧、上臂肩 峰部位、穴周部位等,这种现象的发生可能与针体 同时触及到不同的穴位组织结构有关,是否如此, 有待进一步研究。

1.3 针感存留时间

不同的穴位及穴位不同的深度所产生的针感存 留时间不同:有一过性,比如环跳穴等;有的穴位的 针感持续时间与留针时间等同,如颈夹脊穴等;有些 穴位针感的持续时间与针刺方法有关, 如针刺至一定 的深度产生针感后因持针不动, 其针感可持续很长时 间, 若针体一动, 针感即消失; 有时进针时没有针感, 当提针至某一深度时产生了针感。同样若持针不动, 针感亦可持续一段时间。 还有的针感在出针后留存一 定的时间,短则数秒,长则数分钟,个别针感可存留 数小时或数天。

2 针感产生的条件

穴位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组织结构 [2] , 孙老认 为穴位的组织结构由表皮至骨骼是立体的、多层的、 多元的, 不同的腧穴组织结构不同, 产生的针感不同。 孙老认为,这些组织结构包括了已知的神经、血管、 淋巴、筋(肌)腱、骨膜和未知的结构即现代人们尚 未认知的经络系统。 笔者在针刺内关时针感有时向远 端放射,呈触电样,可能是触及了正中神经,有时局 部有沉胀感,可能针刺到血管或淋巴管,有时针感可 传到胸前上部, 呈蚁行感或触摸感, 即气至病所现象。 又如针太冲穴时在胁下可出现触摸感。 这种现象的产 生很可能就是经络的作用。

现代有关研究 [3] 表明, 肥大细胞是 Toll 样受体 2 (Toll-like receptor 2,TLR2)激发启动针刺信息的穴 区物质基础。肥大细胞分布于结缔组织中,并广泛存 在于小血管、 淋巴管周围。 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有学者 [4] 开始研究肥大细胞与经络现象的关系,至今方兴未 艾。有研究 [5] 发现肥大细胞与神经末梢之间有“突 能样” 连接。 针刺 (作为一种刺激产生的机械作用力) 作用于穴区结缔组织或邻近的神经末梢引起一系列 的反应,可使机体内的肥大细胞产生炎性反应;通过 提插、捻转等手法,会引起穴位局部组织的肌梭旋转 或提拉,造成组织细胞的损伤,最终激活神经-内分 泌-免疫等系统而发挥针刺效应 [6] 。不难看出现代的 有关研究结果与笔者的上述观点不谋而合。

此外,针感的产生与机体的机能状态有关,有的 机体针刺时针感很弱,甚至无任何针感;有的机体对 针刺特别敏感,针感特别强。针感亦与针刺的深度有 关:即使同一个穴位,因针刺的深度不同产生的针感 也不一样, 如内关穴有时针刺 1~5 mm时无任何针感, 但当针深至 5~10 mm 时产生了针感。针感与穴位的 组织结构亦有关, 有的穴位针感强, 有的穴位针感弱。 这是因为不同的穴位组织结构不同, 对针刺的应激反 应不一样, 这也说明了只有针体触到一定的结构组织 才能产生针感。

3 针感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

《灵枢·九针十二原》载:“刺之要,气至而有 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 矣。 ”针感是针刺产生疗效的基础,针感的质量是针 刺疗效好和坏的决定因素。

3.1 如何区别针感

3.1.1 以患者对针刺后的主观感觉来区别

针刺治疗是机械性刺激方法, 其作用于机体后产 生的刺激,可分良性刺激和恶性刺激。在临床上我们 把产生机体需要的刺激量以内的刺激称作良性刺激, 也称良性针感; 把产生刺激量超过机体需要以外的刺 激称作恶性刺激,也称恶性针感。酸麻沉胀是良性刺 激和恶性刺激共有的感觉,恶性刺激是除良性刺激 外,还有麻酥、刺痛和烧灼等令人难以忍受的针感。 临床实践证明,针感的刺激量与疗效高度相关。相对 来说患者感觉良性刺激较轻、量相对小,恶性刺激较 重、量相对大。只有适度的针感才能产生疗效,即有 效针感。

3.1.2 以运用的手法来区别

在一般情况下,对同一种手法来讲,手法越重, 刺激越强, 刺激量越大, 反之, 手法越轻, 刺激越轻, 刺激量越小。 因此, 在用强刺激手法时, 应特别慎重, 否则手法太强就会由量变到质变, 超出患者的耐受范 围,良性刺激就有可能转化为恶性刺激。强刺激容易 导致晕针就是这个道理。

对不同的手法来说, 作用于机体后所产生的刺激 量本来就有差别, 而不同的机体对刺激量的大小要求 也不同,某手法刺激量对甲体来说是良性刺激,而该 手法刺激量对乙体来说则可能是恶性刺激, 比如同等 刺激量的提插捻转手法对年轻力壮的患者是良性刺 激,而对年老体弱的患者可能是恶性刺激。因此,临 床上选用手法时要因病施术切勿因术施病 [7] 。

3.2 针感的质和量

针感是由质(酸麻沉胀的感觉)和量(刺激量) 两个方面决定的。 有人提出针刺入机体后所产生之酸 麻沉胀感觉即针感, 祖国医学也把这种针刺后的反应 称为“得气” 。我们认为这种提法是有片面性的,这 是因为酸麻沉胀只是决定针感的一个方面, 即是针刺 入后产生了酸麻沉胀的感觉, 然而产生酸麻沉胀刺激 的刺激量有大小之别, 如果刺激量超过了机体所需要 的范围, 那么产生这种酸麻沉胀感觉的刺激同样是恶 性刺激。

好的针感才能产生好的疗效,针感越好疗效越 高,因此,在临床上既要求针刺时产生酸麻沉胀的感 觉,又要求恰当的刺激量,两者不可偏颇,如果只要 求产生酸麻沉胀的感觉,而忽视了刺激量的大小,也 收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这样的情况在临床上是常见 的。如笔者在针刺治疗急性阑尾炎、急性胃痛、血管 痉挛性头痛等急症时,用提插捻转手法持续行针 10~30 min,症状大多消失或明显好转,若在此时即 出针,出针后 10 min 左右,其症状往往可再次发作。 若在患者自觉症状消失或缓解时,持续留针 30~ 60 min (或更长时间) , 并间隔 10~15 min 行针 1 次 (或 在患者感觉症状发作时仍用上述手法再次持续行针 至症状消失) ,如此间歇行针 3~5 次,很多急症可针 1 次即愈。孙老的行针手法即是在此实践基础上总结 出来的。同样如果只注意量的方面,而忽视了质的方 面,一味的强刺激,有时不但收不到好的效果,反而 产生了不良反应, 如有些患者针后疼痛的感觉残留数 天甚至数月,给患者造成了不应有的痛苦。

4 总结

综上所述,刺激是治疗的条件,针感是治疗的基 础,疗效是治疗的目的,没有刺激就无所谓针感,没 有针感就谈不上好的治疗效果。刺激、针感与疗效三 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针灸的刺激作用是通过机体的 反应表现出来的,与提插的幅度、捻转的角度以及频 率的快慢、指力的强弱、留针时间的长短、刺激腧穴 部位的多少等,均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提插与 捻转的速度快,产生的刺激量就强,反之就弱;指力 强,产生的刺激量就大,反之就小;留针时间长,产 生的刺激量就强,反之就弱;捻转的角度和提插的幅 度大,产生的刺激量就大,反之就小;针刺的腧穴和 感应强的部位多, 所产生的刺激量就大些, 反之就小。

对于同一个机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适应机 体需要的刺激总量应该是不变的。 虽然影响刺激总量 的因素较多,但是通过运用不同的针刺手法、选取不 同数量的腧穴、调整留针时间的长短,同样能使刺激 总量适应机体的需要。也就是说如同一机体,在其他 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设适应机体需要的刺激总量 为 A,A 可以等于提插和捻转的速度快,也可以等于 留针时间长, 还可以等于刺激点多加留针时间长的总 和等 [8] 。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 “针之要,气至而有 效” 。针感是针刺产生疗效的基础,针刺的疗效与针 感的性质密切相关。 以上种种针感现象说明针感是针 体触及到穴位组织结构的应激反应, 就是说当针体触 及到穴位的组织结构时才能产生针感, 针感的质量和 强弱与穴位的结构组织有关。 笔者认为针感的产生与 迎随、开阖和呼吸等补泻手法无关,这些补泻手法的 产生缺乏实践基础和科学依据,是医者意也。古书记 载的“候气法” “催气法”等在临床上也没有实际意 义,也是医者意也。

孙老通过 60 余年的针灸临床实践,结合上述对 针感的新认识, 对传统针刺手法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 面的研究整理,提出孙氏针刺手法。孙氏针刺手法的 内容包括“单式针刺手法” “复式针刺手法” “孙氏无 痛针刺法” “孙氏行针法”等 [9] 。孙氏针刺手法操作简 单,实用性强,明显提高了针灸疗效。特别适用于某些 急症和传染病的治疗, 大多获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10] 。

本文是孙老通过 60 余年自身针感体验研究针感 现象的总结,并首次提出了“针感是针体触及到穴位 组织结构的应激反应” 和 “穴位的组织结构是立体的、 多层的、多元的”等新观点,文中的有些内容和论点 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愿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 用, 希望中医界同仁共同努力对针感的现象运用现代 科技的有关知识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

来源:中国针灸 作者:宋言壮 孙红兵 李西亮 钟坚娥 卜利伟 孙学全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