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荨麻疹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荨麻疹行穴位埋线疗法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9-06-06
中医干预对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补体C3水平的影响
 
荨麻疹指黏膜、皮肤小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导致局限性水肿反应, 主要临床表现为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 并伴有瘙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慢性荨麻疹为风团每周发作至少2次, 持续6周不变或更长, 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2]。本研究选取4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行穴位埋线治疗并给予中医干预,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开封市中医院针灸科收治的9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 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45例) 和观察组 (46例) 。对照组男21例, 女24例;病程0.5~12个月, 平均 (4.50±1.05) 个月;风热犯表型12例, 风寒束表型13例, 气血两虚型10例, 胃肠湿热型10例。观察组男21例, 女25例;病程0.5~12个月, 平均 (4.53±1.01) 个月;风热犯表型12例, 风寒束表型13例, 气血两虚型10例, 胃肠湿热型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中自发性风团或血管性水肿≥6周[3];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严重胃肠道疾病者;哺乳期女性及孕妇。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穴位埋线治疗。辨证取穴后用龙胆紫标记穴位。风热犯表型取风门、肺俞、曲池;风寒束表型取足三里、肺俞、曲池;气血两虚型取血海、脾俞、足三里;胃肠湿热型取脾俞、丰隆、足三里。羊肠线置入肌层、皮下, 创可贴外敷针孔处, 15 d治疗1次, 连续治疗3个月;避免过度劳累, 忌燥热、辛辣饮食。
 
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干预, 如心理干预、饮食干预、健康宣教等。
 
2.2 观察组
给予中医干预。①情志干预: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 着重对荨麻疹临床特征及发病特点进行讲解, 告知其治疗注意事项;②辨证干预:风热犯表型, 应穿着宽松衣物, 防止暴晒, 做好防护措施, 加强自身锻炼, 调节患者不良情绪;风寒束表型, 嘱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 避免冷水洗漱, 多饮姜糖水、姜枣茶等, 忌油腻、烟酒;气血两虚型避免劳累, 进食大枣、核桃、排骨汤等养血益气饮食, 加强锻炼;胃肠湿热型饮食应清淡、规律, 切勿暴饮暴食, 以免便秘, 勤修剪指甲, 以免抓挠, 饮食以新鲜果蔬为主, 禁辛辣、烟酒。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血清IgE、C3水平:干预前后于晨起空腹时抽取其静脉血2 mL进行测定。
 
3.2 疗效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临床主观、客观症状进行评分, 据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症状积分下降指数 (SSRI) = (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 /治疗前症状积分×100%。SSRI≥90%为痊愈, 60%≤SSRI<90%为显效, 20%≤SSRI<60%为好转, SSRI<20%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痊愈18例, 显效17例, 好转6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76.09% (35/46) ;对照组痊愈8例, 显效12例, 好转12例, 无效13例, 总有效率为44.44% (20/45) ,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血清IgE、C3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清IgE、C3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补体C3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4 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皮肤疾病, 患者接触过敏原后机体受到刺激产生IgE抗体, 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后, 与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表面抗体结合, 引起抗原抗体反应, 释放大量白三烯、组胺等致敏物质, 引发风团、瘙痒等症状;过敏越严重, C3消耗越多, 血清水平越低。临床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应用抗组胺药物、免疫制剂、避免刺激等, 可缓解患者部分症状, 但未从根源处治愈, 且长期应用抗组胺药物还可引发不良反应, 患者停药后病情常会复发, 未能达到满意效果[4,5,6]。
 
本研究探讨了中医干预对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IgE、C3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 (P<0.05) , 血清IgE、C3水平优于对照组 (P<0.05) , 与李羞月[7]研究一致。羊肠线为异性蛋白, 埋入机体穴位后可以增高应激反应, 促进病灶处血管重生, 增加血流量, 加快炎症因子的吸收, 减轻病灶处渗出、水肿。埋线后大脑皮层建立兴奋区, 对病灶产生持续性刺激, 进行良性诱导, 使脑部皮质区细胞功能正常, 还可控制B细胞减少IgE的有效合成, 进而改善血清内IgE、C3水平。慢性荨麻疹病程较长, 且易反复发作, 风团瘙痒症状易导致患者睡眠质量差、心烦气躁、焦虑抑郁等, 引发机体交感神经兴奋, 机体免疫能力降低, 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多数患者难以明确病因, 因此病情恶化难以治愈。
 
综上所述, 对慢性荨麻疹行穴位埋线治疗的患者采用中医干预, 可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 改善患者血清IgE、C3水平。
 
参考文献
[1]马雪冰.慢性难治性荨麻疹的诊断及治疗策略[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17 (30) :83, 85.
[2]陈奇权, 宋志强, 郝飞.老年性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选择[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7, 50 (8) :616.
[3]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 (2014版) [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4, 47 (7) :514-516.
[4]孙诗黠, 何文丽.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西南国防医药, 2017, 27 (10) :1141-1143.
[5]赵文玲, 刘艺迪, 王亚男, 等.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药物治疗进展[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6, 10 (4) :407-411.
[6]李邻峰, 王楷, 吴晓初, 等.慢性难治性荨麻疹的诊断及治疗策略[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7, 50 (1) :1.
[7]李羞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医护理对策及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 2018, 31 (2) :177-178.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刘楠
Tag标签: 荨麻疹(11)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