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颈椎病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颈筋膜内热针联合项背部小针刀松解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24-01-08
颈型颈椎病(neck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 NTCS)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临床表现为颈肩部肌肉僵硬疼痛,局部有明显压痛,可伴头部和后枕部疼痛及颈部活动受限等[1]。NTCS处于颈椎病发病早期,相较于其他类型颈椎病,患者症状较轻,且病程较短[2]。一般认为,NTCS的病因为长期姿势不良、外感风寒湿邪、跌仆外伤、过度劳累等, 积极治疗NTCS可阻止进一步发展成其他类型颈椎病。西医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如口服非甾体抗炎药、营养神经药物等,但临床效果不理想。中医外治法治疗NTCS具有一定优势,且临床疗效显著。内热针疗法是对温针灸和银质针的进一步创新与改良,具有针刺和温热的效应,可缓解慢性疼痛[3]。小针刀通过松解NTCS患者病变部位的条索和结节,调节颈部生物力学平衡和局部代谢,使症状得以缓解[4]。本文主要观察颈筋膜内热针联合项背部小针刀松解术治疗NTCS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聊城市冠县中医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38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92例和观察组190例。对照组男110例,女82例;年龄21~64岁,平均(35.88±10.96)岁;病程11~108个月,平均(42.84±10.36)个月。观察组男118例,女72例;年龄19~62岁,平均(36.72±11.56)岁;病程12~96个月,平均病程(41.04±9.86)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审批号:20191201)。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2018)》拟定[5]。临床表现:患者主诉颈部、枕部、肩部疼痛等,可伴有相应压痛点;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排除其他颈部疾病或其他疾病引起的颈部症状。
 
(2)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6]。临床表现: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部肌肉僵硬,有相应压痛点;X线正位摄片显示颈椎生理弧度在病变节段改变。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可接受和配合内热针和小针刀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依从性良好,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造血功能异常者;颈椎有骨折或脱位、急性颈椎间盘突出者;结核或肿瘤者;妊娠期、哺乳期、备孕期女性;有内热针治疗术及小针刀松解术禁忌证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针刺和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取穴:大椎、颈4~6夹脊(双)、风池(双)、天柱(双)、曲池(双)、后溪(双)、合谷(双)、阿是穴。操作:采用0.30 mm×25 mm或0.30 mm×40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穴位处皮肤行常规消毒。各穴位的进针方向及深度参照《针灸学》中相关标准[7],刺入后施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 min。隔日治疗1次,治疗3周。给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白云山汤阴东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1024221,25 mg/片)早晚饭后口服,每次50 mg, 每日两次。治疗3周。随访3个月。
 
2.2 观察组
采用颈筋膜内热针联合项背部小针刀松解术治疗。①颈筋膜内热针: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颈部施术部位。医者在患者枕骨上项线和下项线,第2~7颈椎棘突旁椎板、横突、关节突,主肩肋骨内角,冈上(下)肌和大(小)圆肌等肌肉附着点按压探查并寻找压痛点,用记号笔标记10~20个压痛点为进针处,针距1 cm左右。碘伏常规消毒标记点后,将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装入麻醉助推器并注入压痛点,每个压痛点约注射0.1 mL。选择适合的内热针(针体0.7 mm×8 mm, 针柄1 mm×40 mm)刺入上述各压痛点,针尖直达骨面,连接KF型内热针灸治疗仪(济宁市佳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鲁械注准20172200321)进行导热治疗,设定温度为42 ℃,加热20 min。每周治疗1次,治疗3周,随访3个月。②项背部小针刀松解术:患者取俯卧位,选取大椎、脑户、脑空(双)、曲垣(双)、天宗(双)、阿是穴为进针点。医者以标记点为中心进行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进针点局部麻醉方法与颈筋膜内热针疗法相同。采用汉章牌Ⅰ型4号一次性无菌针刀(保定华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冀械注准20162270054,规格:0.8 mm×50 mm)按定点、定向、加压分离、刺入4步规程操作进针,针尖直达骨面后稍上提,在结筋点局部施以恢刺和关刺手法,然后再次刺入骨面施以短刺和输刺手法。完成操作后出针,无菌纱布按压针孔止血,用创口贴覆盖,常规口服抗生素3 d。每周治疗1次,治疗3周。患者接受小针刀松解术治疗与颈筋膜内热针治疗间隔3~5 d, 随访3个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疼痛评分。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量表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该量表包括11个感觉项和4个情感项,将每项按疼痛程度分为无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分别计0、1、2、3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②症状和体征积分。参考颈椎病颈椎功能评定量表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积分。该量表评定内容包括自觉症状(10分)、临床检查(13分)、日常生活动作(4分)3组大项目,总分为27分[8]。积分越高表示症状和体征改善程度越好。③随访3个月后的复发率。复发率=复发例数/总例数×100%。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3辑)》评定疗效[9]。治愈:症状全部消失,日常活动及工作恢复正常,治疗后3个月内无复发;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功能恢复,不影响工作和生活,但遇气候变化或劳累时出现轻度症状;有效:症状明显改善,但3个月内有复发,重度劳动对疾病有影响;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疼痛评分、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症状和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症状和体征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
 
组别 例数 时间 疼痛评分 症状和体征积分
 
观察组 190 治疗前 12.85±2.38 20.13±2.37
治疗后 6.48±2.26△▲ 25.88±2.78△▲
对照组 192 治疗前 13.21±2.24 19.83±2.41
 
治疗后 8.85±2.34△ 23.25±2.44△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7%(185/190),高于对照组的88.54%(170/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 190 118(62.11) 48(25.26) 19(10.00) 5(2.63) 185(97.37)▲
 
对照组 192 98(51.04) 34(17.71) 38(19.79) 22(11.46) 170(88.54)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复发率比较
随访3个月后,对照组复发率为10.94%(21/192),观察组复发率为3.68%(7/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NTCS是各类型颈椎病分型的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肩颈部酸痛不适、肌肉僵硬、活动受限,劳累或受凉后加重,局部可触及条索样结节及压痛点,影像学检查显示颈椎曲度改变或轻度骨质增生[10]。NTCS发病的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确。董良杰等[11]认为,长期坐姿不良、感受外邪、跌仆损伤等因素可使颈椎周围软组织出现慢性损伤,压迫颈部血管,影响相应的神经功能,进而出现颈部僵硬疼痛。西医多采用口服药物或牵引治疗NTCS,但临床效果不理想。
 
中医将NTCS归属“痹证”“项痹”等范畴,认为该病发病与感受外邪、体弱气虚有关,病机为本虚标实。王大志等[12]认为,颈部受外邪侵袭,可致气血瘀阻,经脉闭阻,不通则痛;气虚体弱,局部组织气血灌注不足,不荣则痛;气虚推动无力,亦会引起气滞血瘀,不通则痛。中医治疗NTCS的方法较多,如针灸、推拿、拔罐等,各种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内热针和小针刀疗法是在常规针灸疗法基础上的创新,临床疗效确切。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证明颈筋膜内热针联合项背部小针刀松解术治疗NTCS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张松等[13]采用小针刀联合内热针治疗飞行人员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血清P物质(SP)和5-羟色胺(5-HT)表达,增强患者关节功能。内热针疗法具有温经散寒、祛湿除痹、理气化瘀的作用,治疗颈椎、腰椎和四肢关节的急慢性疼痛性疾病疗效显著。内热针针体内置电阻加热丝,加热深度直达针尖段,可对病灶深层进行恒温加热。内热针既可以扩张针刺局部的小血管,加快血流速度,也可以修复受损组织[14]。段超等[15]采用内热针治疗NTCS,发现其止痛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电针疗法。小针刀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手术原理的一种闭合性松解术。针刀治疗可直接松解、切割病变的软组织,具有见效快、疗效好等优势[16]。叶肖琳等[17]应用“二点三线”针刀法治疗颈椎病患者,发现在治愈率方面明显优于针刺疗法,临床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颈筋膜内热针联合项背部小针刀松解术治疗NTCS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疗程短等优势。本研究不足之处为治疗后随访时间较短,后续仍需进行长时间的随访研究,以寻求更准确的疗效数据。
 
孙华景 彭玉昕 郑海潇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第一中医医院
Tag标签: 颈椎病(79)

上一篇:针刺治颈椎病 在骨守骨在筋守筋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