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 摩擦 穴位 指压 疗法 足疗 穴道 针灸

口腔溃疡

秘方栏目: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穴位 按摩 经络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穴位图

口疮 祛湿收敛生肌中医方药组成

人体穴位经络图解大全 www.didiv.com 发布时间:2018-11-22
口疮

患者, 男, 2 5 岁, 2 0 1 6 年 4 月 2 1 日就诊。患者以 “ 口疮 3 年” 为主诉就诊。症见: 口腔黏膜溃疡, 溃疡周 围明显充血水肿, 有烧灼性疼痛及散在弥漫性白脓点, 口中有异味, 口气重, 纳眠可, 大小便正常。舌质红, 苔 薄黄而舌根厚腻, 脉滑数。中医诊断: 口疮。证属血热、 湿热相兼。治法: 清热凉血, 祛湿收敛生肌。方药: 五味 消毒饮合青蒿鳖甲汤加减。

方药组成: 蒲公英1 5g , 金银 花1 5g , 连翘1 5g , 紫花地丁1 0g , 青蒿1 0g , 鳖甲3 0g , 牡丹皮1 5g , 生地黄1 5g , 升麻1 0g , 白芷1 0g , 地骨皮 1 0g , 玄参1 5g , 薏苡仁3 0g , 乌梢蛇1 5g , 茯苓3 0g , 儿 茶1 0g , 白蔹1 0g , 砂仁1 2g , 赤芍1 5g , 甘草片6g , 7剂。水煎服, 早晚温服。服用上方后, 溃疡周围充血 水肿减轻, 隐隐作痛, 无散在脓点。舌质红, 苔薄黄, 脉 数。故在原方基础上去薏苡仁、 砂仁, 减茯苓为 1 5g , 继 服7剂。

按语: 口疮相当于西医的口腔溃疡, 中医称为“ 口 糜” “ 口疳” “ 口疡” “ 赤口疮” 等, 是指以口腔黏膜发生局 限而浅表的溃烂为特征的口腔疾病, 可发于口腔任何部 位,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且易反复发作, 以局部出现溃 疡、 灼热疼痛为主要症状。患者暴饮暴食、 嗜食肥甘厚 味、 嗜酒等损伤脾胃, 内蕴化热, 上炎口舌; 湿热郁久, 耗 伤真阴, 导致阴液不足而生内热, 热熏口腔发为口疮。 舌质红, 苔薄黄而舌根厚腻, 脉滑数, 属血热、 湿热相兼 之象。《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曰: “ 诸痛痒疮, 皆属于 心。 ” 故用金银花、 连翘清心凉血。蒲公英散结消肿, 有 “ 疮家圣药” 之称。青蒿、 鳖甲清透血热, 紫花地丁、 地骨 皮、 生地黄、 玄参清热解毒凉血, 薏苡仁、 茯苓利水渗湿, 白芷、 乌梢蛇透发疮疡, 儿茶、 白蔹敛疮生肌, 升麻清热 解毒。诸药合用则湿热、 血热祛, 诸症皆除。

体会

五味消毒饮出自清·吴谦《 医宗金鉴》 , 是治疗疮 疡疔毒的经典名方, 具有清热解毒、 散结消肿的功效。 方中金银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 凉血散结以 消痈, 且蒲公 英 有 利 湿 热 之 功 效。青 蒿 鳖 甲 汤 出 自 清·吴鞠通《 温病条辨》 , 由青蒿、 鳖甲、 生地黄、 知母、 牡丹皮组成, 主治温病后期、 阴液已伤而余邪深伏阴 分, 症见夜热早凉、 热退无汗、 舌红苔少、 脉细数。故 用鳖甲滋阴退 热, 入络搜邪; 青蒿清热透络, 引 邪外 出; 生地黄滋阴凉血; 知母滋阴降火; 牡丹皮泻血中伏 火 [ 2 ] 。以上3则案例, 证候皆为血热、 湿热, 兼有阴虚 之证, 故用五味消毒饮合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皆取得 显著的疗效。虽病不同, 但证候相同, 只要辨证准确, 应用时通权达变, 可在临床各科多种疾病中取得满意 疗效, 体现了异病同治、 立足辨证的特色。笔者在随 师学习的过程中, 注意到在辨证过程中抓住血热、 湿 热的核心证候, 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 强调以证为主, 不拘泥于病种, 审证求因, 证属血热、 湿热者, 均可辨证使用, 疗效显著。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和菲
Tag标签: 口疮(2)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